中新社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 王祖敏)截至2021年底,中國共認定低保邊緣人口431萬人、支出型困難人口433萬人,連同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易致貧返貧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形成了包含5800多萬人口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
中國民政部25日召開的2022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上述數據。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張偉介紹稱,開展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是完善分層分類救助體系、兜住兜好民生底線的現實要求。2021年以來,民政部組織開發建設了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通過對各類低收入人口困難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及時發現存在困難風險的民眾,并同步對其進行綜合評估,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及時提供救助幫扶。
一年來,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對全國低收入人口基本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在此基礎上組織開展低保邊緣人口和支出型困難人口認定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認定低保邊緣人口431萬人、支出型困難人口433萬人,連同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易致貧返貧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形成了包含5800多萬人口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
目前,中國已基本建成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并積極推動與相關部門和單位共享教育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殘疾人幫扶等數據,通過數據比對等手段開展低收入人口常態化監測,及時預警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人員,對符合條件的進行有針對性的救助幫扶。
張偉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聯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加強信息共享,拓展平臺應用,實現對低收入人口的信息匯聚、常態監測、快速預警。同時,進一步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根據動態監測預警情況,按照家庭困難類型和程度,及時給予相應救助幫扶,做到即時干預、精準救助、綜合幫扶,更好地保障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