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將制定和落實《“兩區”建設知識產權全環節改革行動方案》,從提升司法保護水平方面、加強前沿科技保護、增強知識產權全球影響力等方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增強知識產權國際化服務能力,基本形成制度完善、保護嚴格、運行高效、管理規范、服務便捷、開放共贏的知識產權保護局面。
今天,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北京“兩區”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以上是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二級巡視員周立權在會上介紹的。
周立權表示,在“兩區”建設改革進程中,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聚焦“兩區”建設重點領域和重大需求,推進知識產權全環節改革,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等環節取得了突破。在開展知識產權保險試點工作方面,兩年來,共支持北京市2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312家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的3366件專利投保,保障金額超過33億元。目前,已完成首家投保企業出險的專利執行險理賠工作,理賠金額為16.0562萬元。其中,“五項結合”為知識產權“上保險”獲評商務部《北京市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最佳實踐案例》之一。
在專利代理對外開放等領域,經積極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在北京開展專利代理對外開放試點工作。試點內容包括開展外國人參加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華設立常駐代表機構等。截至目前,一名美國知識產權律師報考今年代理師考試,一家日本代理機構進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支持北京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建設方面,北京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工作。北京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掛牌成立以來,圍繞登記、交易、專業、金融等四大功能定位開展服務。2021年4月28日,“中技所-中關村擔保-長江-1-10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交所成功獲批,總規模10億元,這是北京市首單專利許可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項目。目前,首支專利許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第一期專項計劃基礎資產已封包,15家海淀區高新技術企業持有的58件專利入池,合計融資超3億元。
在支持北京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心建設方面,北京提供全鏈條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專利和商標質押登記窗口已于去年2月9日對外開放。截至目前,已辦理專利權質押登記11項,涉及專利28件,質押金額1.0295億元。辦理的11項專利權質押登記均在1個工作日辦結,方便了申請人向銀行申請放款。
此外,北京探索國際數字產品專利、版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制定出臺了《“兩區”國際數字產品知識產權保護指引(試行)》和《“兩區”國際數字產品知識產權保護指引(試行)》。
北京還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探索知識產權保護分中心模式。2021年4月,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成立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經開區分中心和大興區分中心。兩家分中心自運行以來,積極探索專業化的運行工作模式,提供專利預審業務咨詢1000余次,提供快速維權咨詢150余次,舉辦20余期知識產權相關業務宣講培訓,為近40家企業提供一對一知識產權服務。
周立權稱,北京在自貿區內布局了一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站,新建翠湖云中心、中日產業園、中德產業園等8家工作站。截至目前,北京共有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區中心17家、工作站84家,各區中心、工作站服務重點企業1600余家,全年提供各類服務5370家次、解答咨詢12543件、組織培訓554場、推送知識產權政策資訊12237條。支持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置商標受理窗口、質押登記窗口。去年7月份運營以來,該區受理商標注冊、質押、轉讓等業務1000余件,提供商標咨詢3300余次。
周立權表示,下一步,北京將制定和落實《“兩區”建設知識產權全環節改革行動方案》,從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提升司法保護水平方面、加強前沿科技保護、增強知識產權全球影響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等方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實現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持續提高、知識產權的運用和轉化效果有效提升、知識產權國際糾紛解決環境不斷優化,建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的標志性平臺,增強知識產權國際化服務能力,基本形成制度完善、保護嚴格、運行高效、管理規范、服務便捷、開放共贏的知識產權保護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