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在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周斌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根據奧密克戎變異株3—4天平均潛伏期的特點,調整“黃碼”人員防控要求。從以往居家健康監測的3天2次核酸檢測調整為居家健康監測7天3次核酸檢測和7天自我健康監測。
張周斌解釋,即使“黃碼”人群14日接觸后感染,平均也需要到17、18日才能被篩查到核酸陽性,因此按照以往3天2檢的策略,從風險防范的角度是不夠的。因此,針對病例活動時間和發現排查的時間,科學研判后,對“黃碼”人群防控要求進行調整。
為最大程度減輕對市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影響,黃碼人群在首次核酸檢測陰性之后,健康碼會變轉綠。但轉碼后,仍需要遵守遵循居家健康監測“兩做好一避免一及時”的防疫要求,即做好測量體溫、外出做好個人防護;避免進入公共密閉空間參加聚集性活動;出現發熱、咳嗽等異常情況時及時到定點醫院排查,并且規范完成7天內的3次核酸檢測(1,3,7天檢測)。
(總臺記者 鄭澍 陳惠婷 張浩 吳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