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2月21日電(黃齡億)21日,記者從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獲悉,國際土壤學聯合會于近日頒布第二屆Dan Yaalon青年科學家獎章獲獎名單,該中心“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創新工坊青年PI陳頌超(Songchao Chen)獲此殊榮。
Dan Yaalon青年科學家獎章主要表彰在土壤地理、土壤發生、土壤分類、土壤形態與微形態、計量土壤學、古土壤以及土壤科學歷史、哲學與社會學等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并具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者(獲得博士學位5年內),該獎章也是國際土壤學聯合會唯一針對青年學者設置的獎項。該獎章每四年頒發一次,共評選出兩位獲獎者。
陳頌超的研究對大尺度土壤質量監測與管理、土壤生態服務功能評估等具有重要意義。鑒于陳頌超在土壤時空演變領域做出突出貢獻,國際土壤學聯合會授予其該獎項。
“通俗來說,我的研究就是在給土壤做‘體檢’。”陳頌超介紹,傳統的土壤調查和制圖技術往往依賴于專家的經驗性判斷,存在周期長、成本高、更新難和精度低等問題,無法實現大規模土壤信息的精準監測和管理。
針對上述情況,陳頌超提出了新型數字土壤制圖技術,通過集成機器學習和地統計的混合空間預測模型,在國內首次完成了國家尺度90米空間分辨率的土壤關鍵屬性(有機質和pH)產品。
“通過挖掘土壤樣點信息與環境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實現土壤數據從點到面,到三維空間的精準表征,可以實時、高效、精準地智能分析土壤信息的空間分布格局,為國土資源調查、土壤質量監測和污染風險評估提供有力支撐。”陳頌超解釋。
與此同時,其還開發出天空地一體化土壤信息空間精細表征技術,充分挖掘土壤-環境遙感大數據,耦合地統計和機器學習模型,實現高分辨率、高精度數字土壤制圖。據悉,該技術目前正在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進一步研發和完善。
陳頌超表示,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土壤環境污染態勢依然嚴峻,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仍存在差距,加快土壤環境原位監測、修復治理技術、材料與裝備及環境信息管理等方面研發創新,進一步服務國家污染防治戰略,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市場化和產業化發展十分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