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4日電 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趙樂際代表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第六次全體會議作工作報告。2月24日,官方公布報告內容。
報告在回顧2021年工作時點名一批“落馬”官員。報告稱,堅決查處重大腐敗案件,嚴肅查處孫力軍、鄧恢林、龔道安、王立科、劉新云等人的政治團伙案,查處王富玉、周江勇、彭波等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深化國企反腐敗工作,嚴查謝長軍、尹家緒等靠企吃企、損公肥私的“蛀蟲”。一體推進懲治金融腐敗和防控金融風險,嚴查蔡鄂生、何興祥、宋亮等利用金融監管審批權、金融資源搞腐敗的“內鬼”。深入分析李金早、童道馳、劉寶華等案件暴露的腐敗新特征,深挖徹查“影子公司”“影子股東”等隱性腐敗。
報告還稱,配合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懲治執法司法腐敗,查處甘榮坤、楊福林、蒙永山、李文喜、孟祥等政法隊伍中的害群之馬。深化供銷系統腐敗治理、違建別墅清查整治、煤炭資源領域腐敗專項整治,開展糧食購銷、開發區建設等領域腐敗集中整治,開展金融領域政商“旋轉門”“突擊入股”等排查清理。
據統計,2021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干部63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3.1萬件,處分62.7萬人,其中處分國有企業5.9萬人、金融系統1.2萬人、政法系統6.4萬人,留置行賄人員5006人、處分4806人、移送檢察機關2822人;全國有3.8萬人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10.4萬人主動交代問題。
部署2022年主要工作時,報告強調,保持反對和懲治腐敗的強大力量常在,堅定不移把反腐敗斗爭推向縱深。反腐敗沒有完成時,必須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繼續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要主動應對反腐敗斗爭新形勢新挑戰,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辨別力,對在黨內搞政治團伙、小圈子、利益集團的人毫不手軟,堅決防范和查處“七個有之”問題。著力查處資本無序擴張、平臺壟斷等背后的腐敗行為,斬斷權力與資本勾連紐帶。
報告指出,緊盯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決查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腐敗問題。嚴格財經紀律,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促進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持續推進金融領域腐敗治理、促進金融風險的防控化解,持續深化國企反腐敗工作,深化糧食購銷等領域腐敗專項整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