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盧馨聚焦生育政策配套措施
建議適當延長男性育兒假
生娃沒人帶、帶娃成本高、托育服務貴……如今,許多社會因素降低了年輕夫妻的生育意愿,是亟待補齊的民生保障短板。
全國人大代表、臺盟廣東省委會副主委、暨南大學教授盧馨坦言,生育仍是職場女性必須面臨的發展瓶頸之一,“不僅僅是延長產假就足夠,要多維度考慮,制定政策配套措施。”盧馨說。她在調研中發現,許多國家和地區為了改變目前老齡化、少子化的現狀,實行了鼓勵生育的社會政策,主要涉及減稅、社會福利、就業支持、社區互助等多個方面。今年,盧馨聚焦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從適當提高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額,適當延長男性育兒假并建立靈活的休假制度,有條件的單位針對本單位女職工0-3歲的幼兒建立托育場所等方面提出建議。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履職感言
人大代表要做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人大代表要做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要反映社情民意,看到我們國家仍有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議,讓黨中央國務院去重視這個問題,從而推動政策改進。”作為第十二屆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已是盧馨履職的第十個年頭。她說,這些年來,她一共提了42個建議。這些建議都來源于老百姓遇到的問題,為百姓呼吁,反映社情民意。
“我們有不少優秀的在粵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一個建議,堅持了長達8年或者10年的時間,最終推動政策的落地,我很敬佩他們。”盧馨關注過乙肝患者的就醫狀況和醫療費用支出問題,連續呼吁建議將乙肝等慢性病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這些年,越來越多治療乙肝的藥物進入了醫保目錄,我后來跟這些病人家庭聯系,他們告訴我,原來每個月的醫藥費負擔從1500多元,降到每個月只需要四五百元。”
盧馨也關注過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問題,聚焦“一老一小”提出建議,像是此前提出的養老信息平臺建設、醫養結合等,“這幾年來,但我們能感受到國家越來越重視養老問題,養老服務體系越來越完善,這當中有著眾多代表建議、委員提案的不斷努力,共同促進了養老工作的不斷進步。”
產假怎樣休?
盧馨介紹,對于鼓勵生育政策而言,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實行帶薪產假。“目前實行帶薪產假的國家和地區有177個,平均產假長度為109天,具體天數從14天到630天不等,薪酬比例從33%到100%不等。”不過,她也發現,如果只是簡單延長女性產假,收效甚微。
適當延長男性陪產育兒假并實施靈活休假,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盧馨認為,男性陪產育兒假可以不一次性休完,而是建立假期分割、共享的靈活休假制度。
具體看來,首先,育兒假的分割和共享必須與用人單位協商,并與用人單位達成協議。其次,對育兒假的分割次數與共享條件進行限制,避免因頻繁分割假期而對企業造成用工成本大幅上漲。“通過建立靈活的育兒假制度,促進制度落實,也為鼓勵生育政策的實現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此外,她認為還可以通過組織男性參與母嬰護理技術培訓課程,參與母嬰護理知識普及講座等活動,鼓勵男性提升其母嬰護理能力,以實現在育兒假期內更好地承擔家庭責任。
個稅如何扣?
盧馨認為,目前包含子女教育支出等6項支出可享個稅扣除,這對減輕群眾的個稅負擔,特別是對于減輕子女養育負擔具有積極作用。不過,目前政策是納稅人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處于學前教育階段的子女,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也就是說,如果子女不滿三歲,無法享受子女教育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而每月數千元的托育費,對許多‘80后’‘90后’父母來說,也是筆不小的經濟負擔。”
為了提高育齡夫婦的生育意愿,盧馨認為,應擴展個稅抵扣至覆蓋撫養子女從出生到學歷教育的全過程。實際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有政府補貼的支持,因此托育階段的學費甚至高于義務教育階段。若限制僅對3歲以上子女進行附加扣除,實際上增加了家庭養育壓力,也影響了許多家庭再生育的決策。
她據此建議,可適當提高子女教育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抵扣額,增加0至3周歲子女撫養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同時對低收入家庭適當發放現金補貼,對特殊兒童可制定特定的個人所得稅專項抵扣政策,進一步緩解特殊兒童家庭的養育負擔。
孩子怎么帶?
“我還有一個建議是鼓勵有條件的單位針對本單位女職工0-3歲的幼兒建立托育場所,讓女性能夠放心地抱著孩子來上班。”盧馨說。
根據廣東衛健委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省提供托育服務的各類機構5400余家,從業人員9萬余人,提供托位數39萬個,據全員人口信息系統統計,目前廣東省3歲以下嬰幼兒人數約515萬人,有入托意愿的比例為54.6%,理論上入托人數約280萬人,全省入托率為7.6%,整體托育服務能力與群眾需求差距很大。
她坦言,經實地調研,許多大型企事業單位有條件騰出符合托育機構規范要求的空余場地,且職工大多有0-3歲幼兒托育的需求,但由于單位資金使用管控以及資產的歸屬問題,單位暫時無法推進在本單位內的托育場所建設。她認為,可以通過資金專款專用、放寬專屬場地使用的限制等形式推進。她在廣州培樂思托育中心了解到,該托育中心運營模式是“公建民營”,由其母公司與省國稅局達成合作,由單位免租提供場地,專業運營團隊進駐負責前期的籌備和日常運營,在學費上給予本單位職工子女優惠,優先滿足職工子女需求,剩余托位對外向附近社區乃至社會上公開招生。
盧馨認為可以探索在寫字樓集聚區、工業園區等建立園區的托育機構。同時,為解決保育員供給仍長期不足等問題,她建議將保育員納入“南粵家政”工程,推進保育員培訓及資質認證,并提高保育員薪酬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