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他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立國先立人,立人先立德”,塑造良好品格,培養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辦好思政課顯得尤為重要。
提升親和力增強吸引力,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讓學生喜歡聽、聽得懂、接受得了,需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運用通俗化大眾化語言,把精深的思想講得深入淺出,把宏大的理論講得有滋有味,把基本原理講成生動道理。堅持因材施教,創新教學模式,充實和改進教學內容,注重啟發性教育,變“大水漫灌”為“精滴細灌”,把“大理論”講成“小故事”,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答疑惑、消除迷茫。講究實效性,提高藝術性,營造生動活潑氣氛,創新多元化教學模式,辦得更有活力更有魅力,讓學生喜聞樂見,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學生終身受益的課程。
以德育德,強化教師在育人中的主導作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以身示范,用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導和教育學生,做學生的啟蒙人,當好德教帶頭人,做到講理想的人有理想、講信仰的人有信仰。思政課教師要先學一步、學深一步,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學深悟透黨的理論精髓,系統掌握科學理論原理,傳播正能量、歌頌真善美,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思政課教師要源源不斷儲備新知識,提升講課質量水平,打造優質思政課教學課堂,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性、方向性、實效性。
理論與實踐結合,將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思政課不能局限于課堂,從書本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把思政課教育融入到社會中。既走出去,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志愿者活動等,又請進來,邀請時代楷模、先進模范人物等擔任校外輔導員。校內校外結合,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增強學生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引導學生將個人成長成才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優化思政課課程體系,提高教學實效,增強親和力、針對性,為培養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培土固基,讓德育之花結出豐碩的果實。(劉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