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6月27日電 (向一鵬 孫自法)26日,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國家級戰略性創新平臺建設”高層論壇在長沙舉行,包括33位院士在內的專家學者共153人,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參會。論壇以國家重大工程戰略性需求為導向,在推動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96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專門為該論壇發來寄語。他指出,巖土力學與工程學科既富理論內涵,又具重要實踐價值。沒有實踐基礎的理論是空泛的理論,而缺乏理論指導的實踐則是盲目的實踐。“希望中青年才俊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勇于投入工程實踐,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國家建設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滿潮作了題為“材料創新與工程革命”的報告,并引出了他和團隊多年研發的NPR新材料。“傳統PR材料越拉越細,而新型NPR材料越拉越粗。”何滿潮院士形象地點出了新材料“強”“韌”特性,新型NPR材料可以廣泛應用于礦山支護、橋梁工程等領域,極大提升工程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紅普認為,煤炭是中國的主體能源,是能源保供與安全的“穩定器”與“壓艙石”。在煤炭資源開發中,巖石力學是重要科技支撐,在煤炭安全、綠色、高效開發的重大科技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論壇現場,專家們就構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等國家級戰略性創新平臺進行交流,探討了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和區域性科技創新工程相互促進、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大家一致認為要集聚一流創新資源,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當天,與會專家還形成了論壇倡議:組建巖石力學國家實驗室,形成巖石力學與工程領域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創新體制機制,促進融合發展,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全局的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發揮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桂華表示,希望與會代表以全新視角深入探討、集思廣益,共同研究國家級戰略性創新平臺的發展瓶頸、制約因素及相關對策,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領創新平臺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學會黨建示范工作聯合體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