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6月27日電 (鄭江洛)“過去十年,平潭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3%。”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賴軍27日在福州如是說。
在這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賴軍披露,十年來,平潭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年均增長25.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7.3%,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6.9%,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2012年的1.86倍、2.26倍。
平潭十年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開放開發基礎條件更加完善。與此同時,平潭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大對臺先行先試,加快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區和“第二生活圈”。
兩岸融合深入推進。賴軍指出,平潭先后開通“海峽號”“麗娜輪”“臺北快輪”“魯豐”等直航班輪,在大陸率先實現與臺灣北、中、南部主要港口客貨運直航全覆蓋,現有運營貨輪16艘,對臺航線每周最高可達13航次。
平潭打造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臺灣農漁產品交易市場、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等平臺,臺灣農漁產品進口、臺灣面板進口和跨境電商對臺出口分別占大陸總額50%、20%、50%以上,成為兩岸貿易主通道之一。
截至目前,在嵐臺胞數從不到20人增加至3100余人,注冊臺企數有1000多家,投資總額近500億美元。
在暢通臺胞就業創業路方面,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訓明介紹,在大陸率先設立“臺胞臺企服務中心”,整合分散在各部門的往來便利、資金兌付、民生保障、金融服務、法律維權等8大類169項涉臺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累計受理咨詢和辦理各項涉臺業務3萬多件,為臺胞臺企提供“一站式服務”。
平潭還在全國首創對臺職業資格采信,完成134項(268小項)職業資格對臺比對,其中95項實現了直接采信,累計發放采信證書756本,直接換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385本,并打造臺胞考證一體化服務中心,完善臺青“培訓考證+實習實訓+創業孵化”鏈條,讓臺灣教師、醫師、護士、導游、美容美發師等在平潭無差別就業。
近年來,平潭也不斷完善保障臺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服務體系,已累計推出79項、全國首創50項對臺創新舉措,占福建全省七成以上。陳訓明說,放寬建筑、規劃、環保等行業準入,備案營造、設計、工程技術顧問等臺灣企業70多家,已參與實驗區40多個項目。
與此同時,平潭加強與臺灣教育、醫療、照護、影視文創等機構合作,吸引臺灣育達幼兒園、“三之三”幼兒園等在嵐辦學,臺灣牙科、耳鼻喉科在嵐開辦專科醫院,引進臺灣團隊參與公園管理和養老服務;在大陸率先引進臺灣人才到企事業單位任職,目前已有25名臺灣人才、55名臺灣員工(含教師、醫生)入職。
此外,平潭率先開通臺胞征信查詢試點和臺胞金融信用證書,創新推出臺胞“麒麟卡”、臺胞誠信閃貸、公租房專項配租、臺胞應急救助基金、臺胞就醫專屬APP“臺醫通”等優惠措施,采認臺灣駕駛證照等。
在大陸首創開展的“臺胞誠信閃貸”,最高額度30萬元,已辦理46筆共計1010萬元,截至2022年4月底累計為臺胞臺商發放貸款1.54億元。
陳訓明說,實行臺生就讀、醫社保參保等一系列政策舉措,近百名臺生在平潭就學,參加醫社保的臺胞共有990人次,臺胞應急救助基金累計救助11個臺灣同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