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6月28日電 (記者 鐘旖)重慶中德未來工廠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28日在重慶建筑科技職業學院揭牌成立。
據介紹,作為首批入選高校和科研院所參與西部(重慶)科學城項目建設清單的項目之一,研究院由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新鷗鵬集團三方共建。
研究院將依托重慶市級院士工作站、虛擬現實省部級工程中心、海智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聯合德國斯圖加特大學、重慶科技學院、西班牙加泰羅尼亞中央大學貝塔研究中心、樂山中德科技促進中心、德國GK能源集團、重慶魔導力科技、順豐科技等海內外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組建國內外院士領銜的科研創新團隊,搭建中德數字孿生國際產學研用合作平臺、中德高新技術轉移轉化國際平臺和企業孵化基地,主辦全英文國際學術期刊《機電液工程學報》《動力學、振動與監測學報》和國際學術會議,面向先進制造、智慧城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開展以智能制造、數字工廠、虛擬現實為核心的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等產學研合作。
重慶中德未來工廠研究院院長朱新才稱,研究院的建設目標是成為國內領先的,以智能制造、數字技術、虛擬現實為重點的研發機構及中試平臺,集聚一批研發人才,孵化一批科技企業,建成新型研發機構。
根據規劃,項目運營五年內,研究院力爭取得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著等知識產權20項以上;柔性引進德籍等專家不低于15名,舉辦中德技術交流會不少于5次,建成德國科技成果展示和成果轉化中心;研究院研發人員總數不少于50人,3年內創建成為重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孵化科技型企業不低于2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不低于3家。
當天的揭牌儀式上,重慶中德未來工廠研究院與合作單位代表舉行了集中簽約。在同期召開的數字工程4.0學術交流會上,業界齊聚一堂,對智能制造、雙碳創新、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景和產業應用展開研討,為進一步助推研究院后續發展,籌設新型研發機構奠定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