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巴彥淖爾7月4日電 題:“寶島帥女生”的黃河印記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我叫黃愷嘉,‘寶島帥女生’是我抖音、嗶哩嗶哩賬號的名字。”7月4日上午,這位來自臺灣的年輕人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直言。
7月2日,由臺灣青年團隊和有關媒體等共同發起的“臺青黃河游記”主題采訪活動內蒙古段在黃河河畔正式啟動,黃愷嘉是隨行成員之一。
圖為黃愷嘉。 黃愷嘉供圖“我的鏡頭就是‘臺青’(記者注:“臺青”為臺灣青年的簡稱,下同)看大陸的窗口。”在過去兩天里,黃愷嘉每到一處都會用短視頻記錄,若時間允許,就發布在視頻號及其他新媒體平臺上,“活動結束后,會做成紀錄片,讓臺灣同胞們更好地了解大陸的變化。”
在黃河內蒙古段,黃愷嘉參觀了解了巴彥淖爾市依托黃河打造的“天賦河套”品牌,以及當地特產向日葵等產業。“沒想到這里的農業這么先進,河套平原絕對是上天送給內蒙古的禮物。”
盡管是第二次來內蒙古,但她依然驚異于當地的發展變化,“和書中介紹得太不一樣了,這里并不只有牛羊,還有高樓大廈,尤其是黃河灌溉給這里民眾帶來的變化太令人驚嘆了。”
“很多農民告訴我,20年前,這里還在用手工種地,現在全部機械化了。”黃愷嘉語速超快地說道,“當地正在進行的鄉村振興,也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認知,可以說,大陸正在飛速地發展。”
“我想把這一切用鏡頭告訴‘臺青’,讓他們了解一個真實的大陸。”黃愷嘉表示,很多沒有到過大陸的“臺青”,對大陸的印象還停留在書本上,比較刻板。
她透露,去年當她第一次見到黃河時特別激動,就用礦泉水瓶裝了黃河水帶回臺灣,“沒想到很多同伴就問,黃河水是黃的嗎?”
這件小事發生后,黃愷嘉堅定地認為,“想要了解黃河,‘臺青’們必須要親自到現場才行,也是這次黃河游記的初心,通過我的鏡頭想讓更多無法親自看到黃河的‘臺青’了解母親河、了解大陸。”
“你只有到了現場后,才能明白一切都和你想的不一樣。”稍早前,黃愷嘉在參觀陜西壺口瀑布前,內心也認為“這里的黃河水應該是黃的,但到現場卻發現錯了。”“由于瀑布上面種有樹,防止了水土流失,事實上瀑布水是青綠色的。”
談及此行的收獲,黃愷嘉感慨地表示,“這不僅是一次尋根行,也是一次調研行,真誠期待臺蒙兩地能有更深層次的合作。”
黃愷嘉透露,從去年至今,通過一次次對大陸各地的走訪調研,她發現,“大陸的市場無比開闊,現在我已在廈門啟動了‘線上文旅’項目,也希望更多‘臺青’們都能來大陸創業。”
在黃愷嘉看來,“弘揚中華文化,講好兩岸故事”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她希望能做得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