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援藏“湘軍”高原開創“新面貌”:產業“造血”富民 “聯校模式”興教育

2022-07-04 18:55: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藏山南7月4日電 (記者 楊華峰)在高海拔沙漠地帶成功種植露天葡萄;開全國教育援藏“聯校模式”先河,通過“互聯網+教育”,把湖南優質教育資源送到西藏學子家門口;以院包科,留下帶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自2019年7月進藏以來,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圍繞產業發展、民生改善、鄉村振興和強邊固邊,用真情在高原上開創了一幅幅“新面貌”。

  開全國教育援藏“聯校模式”先河

  陳素麗是中小學數學高級教師,看到西藏需要數學教師的通知時,她第一時間就響應號召提出援藏申請,從長沙欣然奔赴山南。

  其間,陳素麗與藏族教師晉美央金、次仁貢布結成師徒,對年輕老師進行傳幫帶,與“徒弟”同上一堂課,共同撰寫教學案例等。她還組織山南市所有學校的骨干數學老師遠程學習,組織湖南專家名師到山南授課送培、到隆子縣送教,把湖南先進的教育理念輻射出去。

  包括陳素麗在內,有數十位湖南援藏老師在對口支援的山南4個縣的多個學科上躬身教學。

  湖南雄厚的教育力量,已延伸到了山南。在山南三高率先掛牌的“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山南聯校”,開全國教育援藏“聯校模式”先河。

  山南市三小校長吳志剛告訴記者,湖南援藏隊通過整合湖南一師二附小等知名學校資源,采取“一所學校包一個學科”的方式,與山南市三小以及市直、縣區其他小學組成“6+1+x”山南湖南優質小學成長聯盟,以信息化打通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最后一公里”,推進聯盟學校管理制度的優化和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據了解,“聯校模式”推行以來,長沙縣松雅湖中學、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分別與貢嘎縣農村實驗中學、貢嘎縣中學簽訂合作共建協議,在學校管理、師資培訓、遠程教育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桑日縣中學與岳陽市十二中建立了定期互訪機制,兩地師生在交流學習中取長補短、增進情誼……

  為助力西藏學子成長成才,湖南還制定了從小學到就業全過程幫扶計劃。例如,本科階段,創新開辦湖南第一師范學院西藏山南師范班。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由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專門實施“初中起點本科層次”公費師范生培養計劃,采取“2年中職加4年一本”分段培養模式,開創了內地西藏班培養的新模式。

  援藏路上,湖南助推山南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近年來,湖南先后投入教育援藏資金1.79億元,規劃教育援建項目17個。選派“組團式”和“萬人計劃”援藏教師4批158人次,與當地教師師徒結對200余對,專家送教600余場;辦好辦強內地西藏班、山南師范班,累計為西藏培養各類合格人才7000多人。

工人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智慧農業項目的旗云瓜地中勞作。 楊華峰 攝

  從“輸血”到“造血” 特色產業富民

  貢嘎縣境內高山縱橫起伏,連綿不斷,地形地貌復雜,氣候多樣,平均海拔3650米,最高海拔達5438米。在這里,有綿延數百畝的紫色狼牙刺花。“這種成片連綿的花海,是蜜蜂喜愛的去處啊!”長沙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隊員、“全國最美支邊人”伍國強敏銳發覺到蜂蜜產業的發展機遇。

  2020年5月,200多箱、1000萬只來自湖南瀏陽的蜜蜂千里迢迢來到山南,留在了高原。短短兩年時間,湖南援藏工作隊建基地、建生產線,打造“巔峰貢蜜”品牌。目前,“巔峰貢蜜”年產蜜量達8萬多斤,成為山南市乃至西藏發展速度最快的養蜂產業。

  將去往羊卓雍措必經道路上的江塘鎮游客服務中心全面升級,援藏隊員投資建設了集種養生產、展示展銷、特色餐飲、體驗服務、特色產品銷售等為一體的“蜂巢壹號”主題綜合體。

  “這里一年四季都有野花,不用換地方,而且蜂蜜質量好、濃度高、無污染。”養了30多年蜂蜜的王貴鳳夫婦在伍國強的指導下,從四川老家來到貢嘎縣“蜂巢一號”基地養殖著600多箱蜜蜂。

  盛夏時節,雅魯藏布江旁的桑日縣葡萄基地生機盎然,葡萄長勢喜人。援藏隊員陳戈正指導農牧民們在葡萄架上修剪枝葉。岳陽援藏隊經過多年探索試驗,改良土壤肥力,在高海拔沙漠地帶成功種植出露天葡萄。

  據了解,岳陽援藏隊聚焦葡萄產業發展規劃設計、招商引資、規模化種植、協調服務等工作重點,協調7000萬元土地平整資金,將葡萄種植面積由2000畝擴大到4000多畝;投入3600萬元在桑日縣塔木村新建葡萄酒莊,并依托葡萄園及酒莊,發展葡萄觀光旅游服務產業。

  陳戈介紹,葡萄基地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進行集約化生產,藏族同胞在葡萄基地務工增加收入。在援藏隊的“傳幫帶”下,不少民眾自發在房前屋后種植葡萄,產業效應逐步擴大。

  “我們目標到‘十四五’末,將葡萄種植面積擴大到1萬畝、產量增加到1萬噸。”陳戈說,援藏隊將繼續推動擴大葡萄種植規模,建設萬畝葡萄園基地,全面實現葡萄酒生產、銷售、旅游觀光同步發展,帶領更多群眾走上致富路。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外治科援藏醫生譚濤(右)與學生邊巴云旦一起為患者進行治療。 楊華峰 攝

  “院包科”師帶徒 帶來技術留下人才

  援藏隊伍肩負的使命中,有為山南留下一支帶不走的精銳之師的“任務”。“以院包科”成為豐富醫療援藏內涵、培養醫療人才的重要舉措。

  湖南援藏隊通過引進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一醫院、南華大學附一醫院,采取“以院包科”模式,結對山南市藏醫醫院口腔科、治未病科、外科等科室,把知識、技術、思維方式留在藏醫醫院,打造出“尖刀”科室,實現真正的“自體造血”。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針灸醫生譚濤在西藏山南開展了3年的援藏工作,在山南市藏醫醫院外治科負責日常醫療、教學和科研。其間,他不僅教當地醫生熟練掌握了浮針療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線、自血療法、針刀治療技術、腦卒中醒腦開竅法、關節腔灌洗及穿刺術等新技術,還積極安排外治科醫生前往內地醫院進修,推動中醫藥文化在祖國西南邊陲落地生根。

  藏醫藥的長足發展,能造福山南乃至西藏百姓。進藏后,湖南援藏隊圍繞藏醫藥研發基地、康養基地與人才培養基地,相關學科結對醫院,采取“師傅帶徒弟”培養方式,13名援藏醫生與18名醫、技、護人員結成對子,傳授經驗、技術與理念,打造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干,并將藏醫、中醫、西醫結合,投入援藏資金695萬元引進設備,成功申報山南市博士工作點,開展藏藥資源研究和開發利用。

  進藏以來,湖南援藏隊員引進新技術、新項目、新療法62項,開展疑難病例或出院病例討論190次,完成多學科會診、科間會診或院外會診691次,26位醫療專家結對帶教28名骨干,18名業務骨干前往湖南省進修學習。

  據悉,湖南省第九批援藏隊還將計劃建設西藏自治區首個藏醫藥專科聯盟、山南市首個新型藏藥制劑生產及研發基地、西藏自治區首個藏醫藥康養基地,發展壯大藏醫藥事業。(完)

  • 相關閱讀
  • 北京:延慶區發現一起聚集性疫情 堅決阻斷病毒傳播鏈條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二百四十次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第一百八十九次會議召開  蔡奇主持 陳吉寧李偉魏小東殷勇出席  本報訊(記者 祁夢竹 范俊生)昨天,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時間:07-05
  • “健康細胞”茁壯成長 愛國衛生運動創造“中國奇跡”

      愛國衛生運動創造“中國奇跡”(人民健康這十年③)  熊 建 李秋旸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9 版)  今年是愛國衛生運動70周年。  愛國衛生運動不是簡單的清掃衛生,更多應該從人居環...

    時間:07-05
  • 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延宕三年未止,歐洲大陸戰火重燃,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疊加交織,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向人類提出了必須嚴肅對待的挑戰。  越是風云變幻、明晦難定的時代...

    時間:07-05
  • 前5月水利建設新開工10644個項目

      前5月水利建設新開工10644個項目(新數據 新看點)   已完成投資較去年同期增加1090億元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1 版)  本報北京7月4日電 (記者李曉晴)記者日前從水利部獲悉:今年前5月,全...

    時間:07-05
  • 航天員王亞平講述神舟十三號乘組出艙活動:擁抱浩瀚太空

      航天員王亞平講述神舟十三號乘組出艙活動——   出艙,擁抱浩瀚太空(開卷知新)  王亞平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5日 第 20 版)  當推開宇宙之門、置身浩瀚宇宙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穿越到了另一個時...

    時間:07-05
  • 高原飛馳復興號 沿著天路看變遷

      高原飛馳復興號 沿著天路看變遷(一線調研)   拉林鐵路通車一年來,累計運送旅客超一百一十萬人次  本報記者 袁 泉 徐馭堯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5日 第 10 版)  核心閱讀  拉林鐵路開通運營至今...

    時間:07-05
  • 反套路反刷題接地氣 “雙減”后首次中考指揮棒導向何方

      反套路、反刷題、接地氣——   “雙減”后首次中考,“指揮棒”導向何方  “背了一堆素材,有羽生結弦、谷愛凌等,愣是一個沒用上。準備的作文題材也沒‘押中’。”  中考后,不少考生大呼考題“出人意料”...

    時間:07-05
  • 推動城市內澇治理 海綿城市:城市治水的中國方案

      華南江南連遭強降雨 多個城市出現內澇   海綿城市:城市治水的中國方案  本報記者 管筱璞  7月2日15時,臺風“暹芭”挾狂風暴雨登陸廣東茂名,這是今年我國首個登陸臺風。華南一帶將迎戰持續強風雨天氣,北...

    時間:07-05
  • 5500多年前中國就有“生態循環農業”

      將粟黍種植與家豬飼養結合以提高糧食產量   5500多年前中國就有“生態循環農業”  在距今5500年前,秦安大地灣遺址已經形成了一種高度集約化的農業模式:人吃粟米,豬吃稃殼;圈養家豬,收集糞便;豬糞肥田,...

    時間:07-05
  • 變異多、傳播快 奧密克戎“第二代變種”引關注

      【國際戰“疫”行動】  ◎本報駐以色列記者 胡定坤  近日,一種編號“BA.2.75”的奧密克戎毒株新型變種引發以色列等國科學家的高度關注。該變種由奧密克戎毒株BA.2變種進化而來,被稱作“第二代變種”,其擁...

    時間:07-05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卡四| 一级伦理电线在2019| 日韩在线一区视频| 亚洲天堂第一区| 爱情鸟第一论坛com高清免费| 四虎影院免费视频| 麻豆果冻传媒精品二三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全彩无翼乌之不知火舞无遮挡|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新婚娇妻倩如帮助三老头|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狠狠久久永久免费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男小|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12p| 2021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娇妻之欲海泛舟1一42| 三上悠亚大战黑人在线观看| 新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久久九九热视频|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暖暖日本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欧美一级做一级爱a做片性|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