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9日電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臺灣時常搬家的租屋族對于環境變化可能很敏感,例如近來就有人上網發文,認為臺北市的老公寓住起來臟亂擁擠,不解問道:“住臺北老公寓有什么生活品質可言?”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文,表示臺北市的房子有許多都屬于集合式老公寓,除了擁擠、沒有電梯,還遇到有其他住戶會破壞公設、制造臟亂,令人“住起來很痛苦”,從價格來看,老屋的價格其實買得起其他縣市像是新竹、高雄的新公寓,因此不明白住臺北生活品質好在哪里?
文章一出,引起不少網友回應,認為老式公寓“各種違建”、“樓梯窄家具難搬”,而且鐵窗破壞市容“街景真的很糟”等等。
不過,仍有人樂觀看待,指出其實住老公寓還是有好處,正因為這些房子“公設比低不吃坪數(1坪約等于3.3平方米)”、管理費也低,交通便利、娛樂多,“可以看各種展覽和演唱會”,從生活機能的角度看很吃香,而且也不是老公寓就難住,有人舉民生社區為例,房子雖老,但“生活品質和居民素質好”住起來還是很舒服。
另外,也有網友在貼文下吐露心聲:“說實話就是因為工作”、“其他地方找不到工作糊口”。
利用某分析系統觀察近一年內討論臺北老公寓的熱門關鍵字,可以看見“通勤”、“方便”等關鍵字上榜,顯示和工作通勤相關的需求確實影響了居住選擇,另外“便宜”、“投資”等關鍵字也可看出與之相應的出租市場同樣發展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