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7月19日電 (梁欽卿)“作為西南地區唯一的‘國際濕地城市’,重慶梁平區現有1.98萬公頃濕地資源,濕地率近11%,濕地保護率52%;梁平打造了中國首個城市濕地連綿體和以‘小微濕地+’建設模式為主導的鄉村小微濕地。”在重慶市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共梁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玲如是說。
7月21日至23日,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明月山暨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梁平站)將在梁平舉行。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作為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10個功能平臺之一,是唯一以“帶”為特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題的平臺。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副主任、綠色中國行活動組委會秘書長繆宏表示,國家級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之所以選擇在梁平舉辦,是為了加快推進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總結交流梁平區國際濕地城市作為小微濕地代表的典型經驗,發揮梁平“雙桂湖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對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的引領作用。
據了解,此次活動將開展綠色中國自然大課堂,組織青少年開展研學課程,走進田園體驗智慧農業,走進柚園體驗柚子管護,走進竹園學習竹簾竹編非遺技藝等,引導青少年親近自然、傳承文明。
4月17日,第二屆長江三峽(梁平)耕春節研學體驗活動,青少年在體驗農田插秧。 劉輝 攝“橫亙于川渝之間的明月山,曾經是川渝兩地交流合作的一道屏障,如今卻成為川渝共謀發展的重要紐帶。”曹玲說,希望通過舉辦“綠色中國行”這個品牌活動,將西南地區唯一的“國際濕地城市”“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范區”“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等梁平的城市名片傳播出去。
曹玲在發布會中介紹,近年來,研學旅游方興未艾,這是對中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的繼承和發展,已經成為當前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重慶在扎實開展青少年自然教育方面成果頗豐。重慶市林業局二級巡視員李輝干介紹,截至目前,重慶已建成重慶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縉云山自然教育中心、仙女山自然教育中心、摩圍山景區、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四面山自然保護區等一批自然教育營地,也建成一批自然教育特色精品課程,這都成為廣大青少年和兒童爭相前往體驗的好地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