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20日采訪獲悉,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已決定立案辦理長江船舶跨區域污染公益訴訟案。
長江航運中的船舶污染問題日趨顯現,近年來,最高檢指導沿岸檢察機關辦理了一批船舶污染治理公益訴訟案件。2021年,僅在湖北的三級檢察機關就累計辦理74件相關案件。
湖北檢方在調查中發現部分船舶污染物接轉記錄不規范,少數船舶違法排污,部分船廠甚至個人在未經環評、未建污染防治設施情況下實施船舶拆解。
實踐表明,船舶污染問題涉及區域范圍廣、監管環節復雜、行政監管部門多,各地分而治之的效果不佳,需要統籌推動跨地區、跨部門統一采取行動。
為此,最高檢在江西召開長江流域船舶污染治理座談會,表示要推動長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在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專用碼頭建設、收費標準等方面形成協同共治的合力。
會議強調要運用整體思維、系統思維,統一行動、統一標準,促進形成運轉高效、監管有力的船舶污染治理新格局。
最高檢此前已直接立案辦理萬峰湖和南四湖生態環境受損專案,取得良好成效。檢方還持續開展非法捕撈專項整治,使長江流域非法捕撈違法犯罪的態勢得到明顯遏制。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表示,要強化對長江流域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的司法保護,以決勝必勝信念,堅定不移打好“長江保衛戰”。除了立案辦理長江船舶跨區域污染公益訴訟案,他還要求檢察機關持續加強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所涉案件線索的跟進督辦。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檢察公益訴訟辦案質量和成效,最高檢等研發啟動“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公益訴訟志愿者既可通過平臺直接反映公益損害問題,也可通過平臺參與專業咨詢、公開聽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