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9日電 (徐婧 杜燕 陳杭)8月8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的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開幕。本次運河文化節圍繞“千年運河”“繽紛運河”“活力運河”三大板塊,傳承弘揚中國運河文化,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推動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
學術大咖共議運河文化發展
世界運河承載著全球豐富的歷史文化景觀和獨特的人類智慧,也展示著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中國大運河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的運河之一,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奮斗與興盛,彰顯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2022年正值郭守敬開鑿大運河北京段730周年,為推進運河文化國際間的交流互鑒,文化節期間,通州區將舉辦由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中國駐倫敦旅游辦事處聯合主辦的國際運河文化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文化學者、專家在北運河畔進行運河文化學術交流;朝陽區將舉辦高碑店“新發展格局下運河文化創新發展的新動力”論壇,邀請市區及高校、知名專家學者共議運河文化發展新動能。
除此之外,活動還將在各區舉辦“千年運河暢想世界”系列歷史文化展覽,展現大運河北京段的研究成果、歷史脈絡和對北京發展的貢獻等。
8日,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開幕,圖為文化節啟動儀式?!≈行律缬浾?盛佳鵬 攝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亮相
今年,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再獲佳績,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又上新階。在開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發布大運河文化帶文博領域建設成果,展示近年大運河沿線考古發掘、古建筑修繕等方面的優秀案例。北京市發改委發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通過一批重點項目,闡釋北京如何持續推進文化之河、生態之河、發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的建設,大運河博物館(首博東館)、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劇院三大文化設施主體結構基本完工成為今年一大亮點。
文化節期間,通州區推出了“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建設成果展”,結合大運河景區相關XR光影特效,集中展示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建設、文創作品的階段性成果;在高碑店大運河文化系列活動中,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進行了大運河文化研究成果主題發布會,展現了在京智庫的運河文化研究。
8日,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開幕,圖為開幕式現場展出的運河文創。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運河保護利用成果與民共享
為擴大民眾參與積極性,享受大運河保護傳承與利用成果,創新傳承大運河文化,本次文化節聯動“大戲看北京”“會館有戲”等市級文化名片,在大運河(北京段)沿線各區舉辦形式豐富的文化活動。
朝陽區將主題論壇與展覽有機融合,開展高碑店大運河文化系列活動;東城區將舉辦大戲東望·2022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以“全城有戲”為主題,舉辦“戲劇在會館、戲劇在胡同、戲劇在景區、戲劇在校園、戲劇在商圈”等活動;昌平區將開展“運河源白浮韻”昌平運河文化主題活動,以燈組造型和小型演出為主,輔以夜游賞景、非遺產品展銷、網紅打卡、民俗再現等內容,展現白浮泉悠久歷史和北京段運河源頭文化內涵。
8日,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開幕,圖為嘉賓參觀大運河文創展。 中新社 易海菲 攝運河遺產賦能文化惠民消費
本次文化節推出各類線上、線下運河文化惠民消費主題活動,以運河文化助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北京市文旅局圍繞“美好生活”主題推出10條精品旅游線路,充分挖掘大運河沿線旅游資源;通州區舉辦大運河繽紛旅游季系列活動,聯合社會力量定制大運河歷史文化精品旅游線路,并聯合北京環球度假區推出消費券,為大運河文化旅游推廣提供便利條件。
此外,通州區還將舉辦運河賽艇大師賽,在傳播運河文化的同時倡導,讓大運河成為運動之河;舉辦“嗨!運河文化派對”集文化與消費于一體,打造綜合性、一站式滿足市民“吃購游樂娛”需求的文化活動,以達到文化促消費,文化促繁榮的效果。
數字科技展示運河城市風貌
本次活動注重運河文化與數字科技相融合,以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為載體,通過VR互動體驗展、XR全息光影啟動、虛擬人互動全息文藝演出等形式,向世界講述古老的中國大運河故事,以彰顯新時代的中國文化自信,引領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風尚。
開幕式設置了“運河十二時辰”VR互動體驗展,供嘉賓沉浸式體驗不同時間段中北運河自然、人文景觀光影變化及運河城市風貌。此外,還進行了虛擬人互動全息文藝演出,將運河古韻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搭配虛擬人物詩朗誦,共同詮釋古今同輝的運河文化。
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北京市文物局、通州區委區政府、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物報社、北京市委網信辦、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體育局、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承辦,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大運河文化帶沿線各區委宣傳部以及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協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