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22日電 22日晚,在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開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由游泳運動員徐佳玲接過,她的智能仿生手與杭州亞殘運會火炬“桂冠”交握。
此時,吉祥物“飛飛”作為文化和幸福使者從遠處飛來,借助科技手段和火炬手一起點燃主火炬。以“錢江潮涌”為形的主火炬塔變成了佇立的潮頭,環抱著“桂冠”。
當新時代高科技與夢想驚喜相逢,所有不可能將變為可能。今晚,科技彌補了殘疾人身體上的缺憾,幫助他們共赴“心相約,夢閃耀”之旅。
出生于2002年的徐佳玲是一名“00后”小將,5歲時因車禍不幸失去左臂,成為一名殘疾人游泳運動員讓她開啟了另一段美麗人生。在雅加達亞殘運會上徐佳玲獲得7枚游泳金牌。
此次她佩戴的智能仿生手是一款融合腦機接口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的高科技康復輔具,通過大腦神經末梢系統控制機械臂,做出張開、握緊、伸縮等動作。
“我們通過機械手臂幫助火炬手拿起火炬,體現‘科技助殘’的寓意,這也代表著科技能讓殘疾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開幕式總導演沙曉嵐感慨,時代改變命運,科技助力夢想。
數字時代,電子導盲犬、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等各類“黑科技”亮相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也賦予殘疾人更多實現夢想的可能。
在杭州亞殘運會火炬傳遞首日,盲人火炬手蔡瓊卉的出場方式成為焦點。引導她登場的不是志愿者,而是一臺步伐鏗鏘有力、播報清晰響亮的電子導盲犬。
作為一名盲人鋼琴調律師,蔡瓊卉平時的生活離不開導盲犬輔助,她和自己的導盲犬阿拉丁已相伴6年多,此次首次體驗電子導盲犬也讓她倍感驚喜。
“電子狗狗像一個護衛著我的騎士,它在行進過程中會有語音提示,包括穩定的腳步聲也會給我很大的安全感。”蔡瓊卉希望電子導盲犬能真正走進日常生活,惠及更多視障人士,讓大家出行更自由。
對于射箭運動員葉金燕來說,智能仿生腿已成為她身體的一部分,這個和她融合很好的“小伙伴”,讓曾經常年乘坐輪椅的葉金燕站立行走了起來。
葉金燕7歲時因車禍失去了左腿,熱愛運動的她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成了一名射箭運動員,她也將參與本屆亞殘運會射箭項目。“佩戴智能仿生腿后我與健全人無異,甚至看起來更酷,這給了我很大自信,之后我還想學騎自行車。”葉金燕對智能仿生腿抱有很大期待。
從來只有殘缺的身體,沒有殘缺的人生。一項項“硬核科技”背后藏著一個個“柔軟心愿”,是舉全社會之力為殘疾人打造一個無障礙環境,幫助他們平等融入社會大家庭。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院長邵磊曾公開表示,現代信息技術和相關產業極大幫助殘疾人突破自身限制、超越環境障礙,為殘疾人融入社會創造無限可能。他希望未來以科技創新驅動構建一個全社會無障礙的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