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澤普10月30日電 (孫亭文 冶小平 徐淋)金色的深秋季節,正值新疆喀什地區澤普縣4.17萬畝蘋果陸續進入成熟期,歷經數月的辛勤耕耘,果農們終于迎來了豐收的時刻。連日來,當地果農搶抓農時,適時采收,供應市場,為消費者提供美味可口的當季水果。
收獲的喜悅也傳遍了澤普縣深耕戈壁產業的現代富民產業園,該園是澤普縣向戈壁要土地、要產業、要就業、要效益,而在戈壁荒灘上規劃建設的集中連片無支架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基地。
圖為新疆澤普縣果農正在采摘豐收的蘋果。冶小平 攝
建設萬畝蘋果基地深耕戈壁特色產業
澤普縣蘋果種植于1989年開始,具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其蘋果個大、味濃、色艷、酸甜適口。為積極推進蘋果產業提質增效,近年來,澤普縣不斷優化種植結構,加強技術服務,專門聘請3名著名專家教授為林果產業科技支撐首席專家,促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并以新砧木、新品種、新模式、新支撐、新運營引領澤普蘋果產業做精做強、提質升級,建成了1萬畝的戈壁集中連片無支架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基地,推廣蘋果無支架矮化砧木栽培模式。
澤普縣現代富民產業園負責人張國軍說,現代富民產業園選用國內自主選育的抗寒、耐鹽堿半矮化砧木青砧1號自根砧,作為蘋果栽培的矮化砧,選擇與青砧1號矮化砧親和性好、分枝能力強、易成花、易管理的優質晚熟耐貯的黃色品種瑞雪、維納斯黃金和紅色品種秦脆搭配,選擇蘋果無支架矮化砧木栽培模式,蘋果栽種行距4米、株距1.5米,畝栽植果樹110株。
圖為新疆澤普縣的戈壁灘經過土壤改良后種植萬畝蘋果樹。冶小平 攝
目前,澤普縣現代富民產業園的蘋果也進入了成熟收獲期。在湛藍的晴空下,翠綠的蘋果樹間,一個個黃的、紅的、粉紅色的蘋果掛在枝頭,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果香。“今年是現代富民產業園一期五千畝蘋果栽植的第二年,目前許多果樹已經掛果,預計產量是20噸左右。明年全部掛果時,預計產量將達到1500噸到2500噸。”澤普縣金湖楊土地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買買提衣明·玉力瓦斯介紹說。
據介紹,萬畝蘋果基地不但可以發揮防風固土作用、達到改善生態環境效果,而且有利于積極發揮聯農益農作用,同時項目建成后,將項目形成的固定資產、生物資產量化確權到42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用于扶持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優先招聘脫貧家庭等有就業意愿人員,幫助農民就近就地就業,可解決農民穩定就業200人以上,達到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兼顧的效果。
新疆澤普縣現代富民產業園里種植的許多蘋果樹已經開始掛果。冶小平 攝
“小蘋果”現已成澤普縣鄉村振興“大產業”
澤普縣阿克塔木鄉恰喀村是遠近聞名的蘋果專業村,這幾日,果農們一邊忙著采收,一邊忙著銷售,香甜的蘋果映紅了每一個果農的笑臉。在果農依迪熱斯·阿塔吾拉家的果園里,數名工人分工配合,進行采摘、分揀、包裝、稱重、搬運等工作,忙得不亦樂乎。
“今年我的20畝蘋果園迎來了豐收,預計產量大概在30噸。目前采摘下的蘋果經過分級、裝箱,已經被收購商全部裝車發走了,后續采摘的蘋果也都被預訂完了。”果農依迪熱斯·阿塔吾拉高興地說道。
恰卡村黨支部書記哈斯耶提說:“我們村種植蘋果面積3570畝,今年預計產量達到9000噸。自進入采摘期,每天電話咨詢、訂購的客商不斷。目前,我們的蘋果已經被全部預訂,采摘下來的蘋果也已被客商拉走,主要銷往喀什、和田以及上海、安徽等地,銷售情況很不錯。”
金色的深秋季節正是新疆澤普縣蘋果成熟采摘的時節。冶小平 攝
澤普縣立足優質林果資源稟賦,在延鏈強鏈補鏈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蘋果產業,逐步調整果品結構,在原有種植紅富士、冰糖心的基礎上,增加了維納斯黃金、秦脆、瑞雪等新優品種,搶占市場機遇。原本不起眼的“小蘋果”,現已成為澤普縣鄉村振興的“大產業”,成為群眾增收的新亮點。
澤普縣自然資源局局長許萬敏說:“今年的蘋果成熟期比往年提前了15天左右,目前已經進入成熟期,預計總產量將達到7.74萬噸,產值約3.1億元。這將為澤普縣廣大果農帶來更加豐厚的收益,同時也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的果品。”
近年來,澤普縣依托資源稟賦,堅持把特色林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標準化生產+培育龍頭企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旅游”的業態融合發展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百姓富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