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28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2023年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繼續保持改善趨勢,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為85.0%,實現自2018年以來的“六連增”。
張志鋒說,去年以來,生態環境部統籌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階段性的良好成效,包括堅持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相結合,把入海河流總氮治理、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作為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的重中之重;以海灣為基本單元,在全國其他沿海城市協同推進陸海統籌的污染防治。
2023年,全國國控河流入海斷面總氮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2.2%,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5.0%,同比增長3.1個百分點,實現自2018年以來的“六連增”。全國283個海灣中有126個海灣水質與前三年均值相比得到改善。渤海、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及臨近海域三大重點海域水質優良比例年均值為67.5%,同比上升4.5個百分點。
同時,生態環境部依法嚴格監管入海排污口、海水養殖、海洋工程和海洋傾廢活動等,截至目前,全國沿海各省(區、市)已排查出入海排污口5.3萬余個,完成整治1.6萬余個。
張志鋒說,目前,中國已有130多個海灣出臺美麗海灣建設實施方案。各地通過協同推進“一灣一策”的海灣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讓越來越多的碧海銀灘、生態海岸、魚翔淺底等,成為美麗海灣建設的標志性成果和亮點特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