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云南彌勒6月13日電 (陳靜)2024國際青年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主題對話系列活動13日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啟幕。來自中國、俄羅斯、南非、巴基斯坦等近2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媒體記者和國際青年齊聚一堂,探討世界遺產保護與傳承。
6月13日,2024國際青年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主題對話系列活動在云南省紅河州舉行。孔德云 攝目前中國共有世界遺產57項,云南擁有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麗江古城、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等6項世界遺產,排名全國第二。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賴勇介紹,去年此時,來自10余個國家的20余名青年代表在紅河州相聚,探討文明多樣性傳承與創新,赴紅河哈尼梯田遺產地參訪。活動結束后,他們相約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寫信分享感悟。去年10月,青年們收到回信,鼓勵他們攜手守護世界遺產。
為進一步發揮國際青年在世界遺產保護傳承中的積極作用,搭建國際青年文明交流互鑒的平臺機制,當天,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發展中心聯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為紅河州“國際青年交流實踐基地”揭牌。
該基地通過搭建常態化、機制化的開放平臺,打造以“實踐基地+紅河哈尼梯田+多樣化活動內容”的“1+1+X”模式,以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活動,提高各國青年對《世界遺產公約》重要性的認識。
6月13日,2024國際青年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主題對話系列活動上,嘉賓為紅河州“國際青年交流實踐基地”揭牌。孔德云 攝哥倫比亞駐華大使館公使何塞·迪亞茲表示,從古老的長城到雄偉的故宮,再到紅河哈尼梯田景觀,中國在世界遺產的保護和修復上實施了強有力政策,并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推動國際合作。希望未來哥倫比亞與中國在世界遺產、環境保護等領域加強合作,進一步鞏固雙方友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通過視頻致辭稱,文化是改造社會和更新思想最強大的資源之一,年輕人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應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為世界遺產保護作出貢獻。
“青年是社會中最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群體,是未來世界遺產保護工作的決策者和實踐者。”中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通過視頻致辭稱,此次活動為各國青年搭建了交流合作平臺,期待青年朋友們以此為契機,以新思想、新觀念、新創意、新行動,共同守護好全人類的文化珍寶和自然珍寶。
6月13日,《世界遺產保護國際青年紅河倡議》在云南省紅河州正式發布。孔德云 攝活動還發布了《世界遺產保護國際青年紅河倡議》,呼吁全球青年擔當青年責任與使命,促進世界遺產交流合作,共建世界遺產保護平臺等。來自中國、伊拉克、馬來西亞等國的青年通過圓桌對話,分享了對世界遺產保護的經驗與看法。未來幾天,他們還將走進哈尼梯田,探訪當地村落,了解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與經驗。
本次活動由中國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發展中心、紅河州委宣傳部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