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9日電 (徐雪瑩 黃欣欣)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18日公布。多位港澳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全會提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利于明確發展方向、提振發展信心,港澳將用好“一國兩制”優勢,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大局。
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楊莉珊指出,全會為中國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提供了具有確定性、連貫性和延續性的政策方向。公報中,有關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等表述,傳達出進一步優化外資企業營商環境的信號,有助于港企增強信心。
她表示,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也是香港具有一定優勢的領域。香港擁有高水平的人才、數據和算力資源,以及開放多元的創新生態。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香港應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優勢互補,進一步發揮自身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優勢,加快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市場。
海問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合伙人鄒兆麟指出,過去三年到五年來,全球經濟環境發生巨變,全會提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恰逢其時,不僅有利于提振境外投資者對華投資信心,也為國企與民企發展提供了支持。
作為最早參與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香港律師之一,鄒兆麟告訴記者,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專業服務位居全球前列,他期待香港憑借累積優勢,進一步參與到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當中。時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他表示,近年來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已取得豐碩成果,其很多香港朋友如今都扎根大灣區。他相信公報釋放的積極信號,將為大灣區帶來更快速的發展。
澳門企業家、澳臺青年交流促進會會長蔡文政受訪表示,全會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為港澳地區發展指明了方向。港澳聯通中國內地與世界的橋梁紐帶作用將更加重要,在資本、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帶動作用將更加突出。
“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可作為進一步探索制度型開放的試點,創新大健康、會展文旅、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區域合作?!彼岬剑拈T與橫琴僅一水之隔,作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澳門應把握歷史性機遇,與橫琴攜手共進、協調發展,對外打造為“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對內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清華大學澳門學生周子沛今年畢業,不久將回到大灣區逐夢打拼。在他看來,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將為港澳青年在內地工作或創業提供更多發展空間與制度保障。澳門青年可依托澳門的區位優勢,在國際科創交流與經貿合作上做更多探索,為大灣區乃至國家對外開放作出更多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