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1月5日電 (楊佩佩)5日,記者從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獲悉,2019年至2023年,山西連續五年向永定河生態補水18.1億立方米。
近年來,山西實施水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改善河湖泉域面貌。山西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張滇軍表示,全省各級全力推進母親河復蘇行動、幸福河湖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為補水增容,山西確定汾河等34條河流生態流量保障目標。
“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供圖永定河是貫穿京津冀晉蒙的重要水源涵養區、生態屏障和生態廊道,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態大動脈。2019年至2023年連續五年向永定河生態補水18.1億立方米,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山西貢獻。
同時,山西實施“六水濟汾”,向汾河調引水16.02億立方米,保障“一泓清水入黃河”。今年5月以來,通過多庫聯調,向汾河應急補水6700多萬立方米,保障汾河干流生態與農業用水需求。
為讓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山西印發《山西省母親河名錄》,全省11個市和117個縣(市、區)都明確了自己的母親河,目前正以母親河復蘇為重點,以列入全國2024年幸福河湖建設項目的長治絳河、朔州七里河為示范,全面開展母親河復蘇幸福河湖建設三年行動。
張滇軍介紹,山西堅持以流域為單元,推進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系統治理,持續推進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項目、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百里沁河生態經濟帶”“八百里濁漳·美麗的畫廊”生態修復治理,“七河”“五湖”生態保護與修復效果凸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