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 徐婧) 四合院變身文化活動空間、胡同里開起“博物館”……6日,2024北京創城精品線路媒體探訪活動走進美后肆時市民文化中心、景山街道“微景家園”,感受北京東城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文明和諧的首都核心區風采。
坐落于美術館后街的美后肆時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是東城區景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這里為市民提供優質、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和一站式特色文化體驗,讓胡同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時尚的文化生活,被譽為“北京最歡騰的四合院”。
朱漆大門內,兩進四合院古色古香,雕梁畫棟京味十足。美后肆時運營負責人介紹,這里集美劇場、美作館、美書館、美畫館等15處活動空間于一體,為市民提供閱讀、歌舞、戲劇、國學、琴茶、非遺等特色活動。2020年9月開館以來,推出“肆時韻味”“肆時風味”“肆時趣味”“肆時美味”4大板塊,舉辦4900余場活動,累計進館近80萬人次,惠及市民50余萬人次。
居民在美后肆時景山市民文化中心進行文化活動。徐婧 攝漫步于東城的胡同,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彩繪畫繪聲繪色講述著胡同的故事。青磚古墻間,棗樹碩果累累,小女孩輕揮竹竿,紅果搖曳;小賣部、二八自行車、黑白電視機等老物件,將墻面點綴成一幅幅充滿記憶的畫卷……這些彩繪不僅美化了街景,還讓過往居民涌起懷舊之情;精心布置的櫥窗內,泛黃的糧票、學生證等老物件靜靜陳列,“胡同里的博物館”吸引著行人的目光,讓文化韻味愈發濃厚。
近年來,景山街道持續提升社區環境,開展“微景家園”建設,通過挖掘胡同文化內涵,引領地區居民和轄區單位參與社區共建共享,激發了居民共同建設文明美好家園的熱情,以獨特的文化視角和創新的藝術形式積極扮靚社區空間,打造家門口的市民生活圈,持續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據了解,東城區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引領帶動作用,不斷挖掘轄區文化資源,相繼打造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顏料會館、龍順成京作非遺博物館等文化特色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組織開展“文化東城”會客廳、“會館有戲”等文明實踐活動,打造“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的文明實踐陣地。
下一步,東城區將繼續堅持“崇文爭先”理念,不斷增強文明創建工作實效,動員各方力量積極投身文明城區建設,將“文明指數”轉化為“幸福指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