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人大對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監督制度,完善監督法及其實施機制,強化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和國有資產管理、政府債務管理監督?!?/p>
近年來,人大監督工作不斷探索、持續創新,積累了豐富經驗,但也面臨諸多挑戰。進一步健全人大監督機制,要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寓支持于監督之中,持續完善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的路徑和方法,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強化其他國家機關依法履職。
堅持正確監督,要以堅持黨的領導和堅守人民立場為方向。要堅持黨的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牢人大監督的定位方向。人大監督應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監督工作促進其他國家機關有效行使職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來,人大監督選題“接地氣、小切口”,普遍關注老百姓的急難愁盼,與黨委決策部署和地方改革發展緊密結合,為后續的人大監督開了個好頭。
堅持有效監督,要增強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人大監督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當前各地圍繞突出問題、重點問題進行靶向監督,并做好事前調研、事中實施、事后跟蹤的閉環式運作機制,力求擊中要害,提升監督質效。例如,有的地方專題詢問工作在意見交辦后進行“二次測評”,對政府各部門履職滿意度做五年曲線圖縱向對比,對代表建議辦理實行分段評價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廣泛收集民意,實現代表聯系群眾“24小時不打烊”,完成“全流程管理、全過程督辦”。
堅持依法監督,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職責。人大行使監督權必須具有明確的憲法和法律依據,必須恪守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容和程序,也要推動其他國家機關在憲法法律范圍內履職盡責、開展工作。人大在行使監督權時,要注意在憲法法律范圍內綜合運用各種監督手段,實現各項監督權的有效銜接和相互貫通。同時,要把握好監督和支持的關系,不能為了支持而放棄監督剛性,爭取做到剛柔相濟,形成合力。
憲法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權,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是新時代新征程對人大監督工作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只有對人大監督的重大原則和實踐要求進行整體把握、全面落實,才能更好發揮人大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進一步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ㄗ髡邽槿珖舜蟠?、西南政法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0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