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1月8日電 (記者 黃艷梅 蔣雪林)“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非常重視與臺企臺商的交往,充分利用廣西獨特的區位、平臺、政策、資源等優勢,不定期開展商務和文化交流活動,希望越來越多的臺企臺商通過匯聚中心到廣西、到東盟投資興業。”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副總經理李丹近日說。
近日,多位兩岸媒體人參訪位于廣西南寧市的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中新網記者 黃艷梅 攝近日,多位兩岸媒體人走進位于廣西南寧市的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了解該中心建設運營及服務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有關情況。
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由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聯合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共同打造。該中心立足中國與東盟,面向《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乃至“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大市場,打造全方位服務、全效能鏈條、全商品覆蓋的線上線下一站式首選平臺。
新加坡館、印度尼西亞館、泰國館、越南館、柬埔寨館、緬甸館……走進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主題展館,各國特色建筑景觀、人文風俗等經典元素和特色商品一一呈現。
據介紹,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自2022年9月啟動以來,目前已完成線下17個主題展館的建設,并同步搭建線上B2B、B2C數字化平臺,入駐商品種類達5000種。該中心策劃及承辦各類型主題活動約200場,吸引眾多國內外政商代表團前來參觀、考察并開展商務洽談活動。
近日,多位兩岸媒體人參訪位于廣西南寧市的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中新網記者 黃艷梅 攝“我們聚集多方優勢,為入駐商家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服務,能有效地幫助東盟國家商家以更高效率、更佳服務、更好地開拓中國市場,也為中國商家拓展東盟市場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李丹說,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致力成為外國商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首站,中國商家拓展海外市場的窗口。
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省區,也是大陸與臺灣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先行省區之一。從2004年開始,每年一屆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搭建了推動中國—東盟雙方深化政治互信、擴大合作領域、促進全方位交流的“南寧渠道”。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企臺商利用廣西的區位優勢和多重政策疊加紅利,通過“南寧渠道”開拓東盟大市場。
當前,廣西著力推進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加快推進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建設,構建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廣西擁有多個國家級平臺,包括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中馬“兩國雙園”、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3個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以及5個綜合保稅區等。
臺商黃薇彤2009年來到廣西邊境從事跨境物流行業,目前在北海及靖西均投資建設了腰果加工廠。“我們看好廣西面向東盟的區位優勢,已在廣西耕耘十余年。”黃薇彤說,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廣西與東盟國家的經濟互聯互通將提速,廣西與東盟國家資源也將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她還將繼續加碼在中越邊境的投資。
“基于廣西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今年我已經3次到訪廣西。”臺灣中華兩岸企業發展聯合總會總會長、諾薩克集團主席趙世聰在第二十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上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廣西將為臺企臺商帶來更多的投資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該集團計劃在廣西防城港投資項目,立足廣西、面向東盟,項目將成立面向東盟的研發中心及產業園區。
廣西官方表示,廣西愿意與廣大臺胞臺企攜手搶抓發展機遇,進一步提升經貿合作廣度,用好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和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開放平臺,加強電子信息、農產品等方面合作,攜手拓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共同做大面向東盟的經貿“蛋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