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2月11日電 (任麗娜)11日,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傳來消息,山西省辦理出首宗取水權不動產抵押登記,標志著山西省取水權不動產抵押登記在全國率先實現“從0到1”的關鍵性突破,實現變“水”為“金”。
山西省取水權不動產抵押登記在全國率先實現“從0到1”的關鍵性突破,實現變“水”為“金”。山西省自然資源廳供圖2024年以來,根據《民法典》有關規定,按照中國自然資源部部署安排,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堅持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在有序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的同時,加快研究自然資源用益物權有效保護和資產價值實現方式,為切實保障取水權人的合法物權權益,選取運城市絳縣開展取水權不動產抵押登記試點,加強業務指導。
按照試點工作要求,絳縣自然資源局為山西勃泰煤業有限公司探索辦理取水權不動產登記,與金融機構密切聯動,理順工作機制、打通技術路徑,以取水權作為抵押物,絳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向山西勃泰煤業有限公司發放貸款,絳縣不動產登記交易中心同步合并辦理取水權不動產登記和抵押登記,成功探索出取水權抵押登記的新路徑,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盤活了企業“軟資產”。
讓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撬動“沉睡”的水資產變成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金融“活水”。山西勃泰煤業有限公司通過取水權不動產抵押登記成功獲得20萬元貸款。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通過開展取水權不動產抵押登記,精準“鎖”定取水權的市場價值,既保障了企業合法權益,也給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吃下“定心丸”,為水生態產品價值轉化開辟新途徑,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是“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下一步,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將在此次試點基礎上,與山西省水利廳協同配合,拓寬試點范圍、做好經驗推廣。同時,進一步圍繞水權流轉交易,加快構建“資源有價、使用有償、交易有市、節約有效”的新機制,助力山西省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