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 陳溯)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議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中國優質糧食工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2017年首輪優質糧食工程啟動實施,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近215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600多億元,支持各地統籌推進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糧食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三個子項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建成糧食產后服務中心5500多個,實現產糧大縣全覆蓋;全面提升糧食質檢機構功能1500多個,5萬噸以上產糧縣監測覆蓋面提高到60%;扶持好糧油示范縣389個、示范企業1200多家,全國產糧大縣優質糧食增加量超過5000多萬噸。
2021年,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聚焦糧食綠色倉儲、品種品質品牌、質量追溯、機械裝備、應急保障能力和節約減損健康消費“六大提升行動”,積極打造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
會議稱,各地大力推進“三鏈協同”,深入實施“五優聯動”,在促進農民增收、增加優質糧食有效供給、推動糧食產業提質增效、滿足百姓消費升級需求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傲筇嵘袆印睂嵤┮詠?,統籌財政資金350多億元,優質糧油標準體系逐步健全,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能力有效提升,糧機裝備技術創新工作穩步推進,糧食應急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節糧減損和健康消費成效明顯,愛糧節糧良好氛圍進一步形成。
2023年入統糧食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6萬億元。目前,全國已實現低溫準低溫儲糧倉容2億噸,應用氣調儲糧技術倉容超5500萬噸。各地精心打造優質糧食區域公用品牌近40個,向消費者持續推介特色優質糧油產品超過3800余款,切實提高市場優質糧油產品供給,加快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