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1日電 在國新辦12月31日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4%,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5%。
于琪洋指出,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對于鄉村全面振興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部高度重視,一年來,進一步深化農村水利改革,科學謀劃、系統推進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農村水利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主要包括農村供水和農村防洪安全這兩個方面。
在農村供水方面,不斷提高農村供水的保障程度和管理水平。首先,不斷強化系統謀劃、頂層設計,2024年,指導各省份等出臺了省級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從頂層上加強了謀劃和設計。其次,進一步加強了對農村供水水源及水質保障的支持力度,會同財政部,首次支持了60個縣域開展小型引調水工程建設,安排專項資金配備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施設備,提高水源保障水平及水質標準。第三,鞏固已建工程的成果,指導各地建立完善縣域農村供水智慧管理服務平臺,推動農村供水提高管理水平,保障農村供水能夠統一管理、統一監測、統一運維、統一服務。經過不懈的努力,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4%,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5%。
在農村防洪減災方面,加快建設現代化的農村防洪減災體系。首先要全面推進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今年進一步加大了除險加固的力度。2024年完成了191座中型水庫、3651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建設。其次是加強中小河流系統治理,以河流流域為單元對中小河流進行系統治理,實施了143條主要支流和1256條中小河流系統治理,已完成治理河長12355公里。三是推進山洪災害防治,今年進一步加大了這方面的防治力度。2024年,在全國2076個山洪災害防治縣開展了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與運行維護;推進實施了1891條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通過以上措施,持續提升農村地區的洪澇災害防御能力。
于琪洋表示,2025年,水利部將持續推進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就是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小型供水規范化,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同時,做好防洪減災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村水利改革,推動工程能夠長久穩定持續的發揮作用,不斷提升農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