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9日電 (高清揚、溫璐)據中國氣象局消息,7月23日以來,北方地區出現了連續多日的強降水天氣。其中,在內蒙古、北京、河北、天津的部分地區出現了暴雨到大暴雨,在北京的北部、河北的中北部局部地區出現了特大暴雨。本輪降水的持續時間長、短時雨強高、局地降水量較大,部分站點出現了超歷史極端的強降水情況。
截至29日11時,北京市本輪降雨已持續147小時。北京市氣象局表示,本輪強降水主要集中在山區,尤其是北部山區。從23日8時至29日11時,全市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密云區平均降水量達366.6毫米,密云區累計最大降水量為郎房峪573.5毫米。
此外,本輪降水極端性強。北京市氣象局介紹,26日午后到夜間,在北京的密云、懷柔、延慶三個區都出現了小時降水量超過80毫米和3小時降水量超過180毫米的站點;28日凌晨,密云再次出現3小時超過180毫米的站點。
根據氣象標準,小時降水量80毫米或3小時降水量180毫米,即為極端強對流天氣。本輪降水符合兩個標準,且連續在密云區出現極端強對流天氣,為歷史罕見,破壞性極大。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表示,預計在7月30日至31日,北方地區的降水過程整體趨于減弱。8月2日至5日,西北地區的東部、華北地區還將出現新一輪的降水天氣過程。
專家建議,發生暴雨洪澇時非必要不外出,如確需外出應避開旋渦,防止跌入窖井,同時遠離樹木、廣告牌、電線桿、路燈等;一旦被困,不要沖動涉水撤離,應爬到高處等待救援;如無通信設備,可采取揮動衣物、敲打鐵器、夜間打開閃光燈等方式尋求救援;洪水后切勿飲用生水或食用浸水的食物,并做好衛生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