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汪哲平
本報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吳秋余)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2.87萬億元,截至7月末,我國本外幣貸款余額272.48萬億元,同比增長6.7%,人民幣貸款余額268.51萬億元,同比增長6.9%,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力有效。
在貸款規模保持合理增長的同時,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出現不少亮點。截至7月末,我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35.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14.79萬億元,同比增長8.5%,以上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貸款利率繼續保持低位,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滿足度高。7月利率低位運行,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約3.2%,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5個和30個基點。
“利率是資金供求關系的價格信號,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貸供給相對充裕,資金需求方獲得銀行信貸支持更加容易、成本更加優惠?!敝袊]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貸款利率已經在低位運行了很長時間,說明信貸資源供給總體是充裕的,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滿足度比較高,加上禁止違規手工補息、建立存款招投標利率報備機制、優化非銀同業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讓利率運行機制更加順暢,既穩住了銀行負債成本,也為銀行向企業讓利提供了更多空間。目前很多地區在推行“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企業融資成本更加透明,有助于進一步減輕企業融資負擔。
據初步統計,前7個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3.9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5.1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31萬億元。截至7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1.26萬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64.79萬億元,同比增長6.8%。
在貨幣供應量方面,截至7月末,我國廣義貨幣余額329.94萬億元,同比增長8.8%;狹義貨幣余額111.06萬億元,同比增長5.6%;流通中貨幣余額13.28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前7個月凈投放現金4651億元。
“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增速均保持在較高水平,體現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為實體經濟提供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上半年,人民銀行又出臺了一攬子貨幣政策,有力支持實體經濟回升向好,各項宏觀經濟指標總體表現良好,接下來,各項政策效果會進一步顯現并持續釋放,將會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在存款方面,前7月,我國人民幣存款增加18.4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66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109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2.02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4.69萬億元。截至7月末,我國本外幣存款余額327.83萬億元,同比增長9%,人民幣存款余額320.67萬億元,同比增長8.7%。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4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