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在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山洪災害的集中安置點上,災后重建如火如荼。瓦工梁斌看著山坡上主體結構已封頂的房屋,不禁憧憬未來新家里的新生活。
“中秋節前新房已經有模有樣了,趕過年我們就搬進新家了。”梁斌說。
8月7日以來,榆中縣遭遇連續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導致部分房屋、道路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災情發生后,甘肅省高標準推進災后重建,共規劃建設6個集中安置點,涉及325戶受災群眾。截至目前,榆中縣6個集中安置點的房屋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
這是10月1日拍攝的榆中縣馬坡鄉馬蓮灘村一處集中安置點,安置房主體結構已經全面封頂(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梁斌是當地人,此次災害發生時,山洪就從家門前沖過。災后排查發現,他家位于地質災害隱患點附近,為了安全,他需要搬遷到離家不遠的集中安置點內。
“建筑是我的老本行,這次回來,我就在工地上當瓦工,在家門口建新家?!绷罕笳f,他選擇的戶型是一座約80平方米的房子,南北通透、明廚明衛。
在榆中縣各個安置點上,新家園正加速成形。
這是10月1日拍攝的榆中縣馬坡鄉舊莊溝村集中安置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中秋將近,榆中縣南部山區氣溫驟降,部分農家已經生火。走進馬蓮灘村,機器依舊轟鳴。
莊彥喜是中鐵二十一局榆中縣山洪災害房屋受損農戶集中安置房及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經理部常務副經理。他介紹,此次他們所負責的3個安置點總建筑面積達14759平方米,涉及安置群眾155戶。這個假期里,他們投入1200余名施工人員、130余臺設備繼續開展建設工作。
“目前項目主體結構驗收工作已啟動,接下來將進入裝飾裝修、道路、擋墻及室外排水施工等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早日遷入通水通電、設施齊全的新居?!鼻f彥喜說。
在小康營鄉集中安置點上,鄉黨委書記張嬌龍每天都要戴上安全帽,走訪建筑工地的角角落落,了解項目進展。中秋將近,他帶著干部們走訪慰問受災群眾,共商新家園建成后早日恢復生產的打算。
“老百姓很關心搬遷后的生產規劃和受災耕地的修復進展。我們正抓緊推進各項工作,讓大家不僅住得舒心、生活安心,增收致富也有信心?!睆垕升堈f,當地正在加快修復耕地,相關生產設施配套建設工作也正在規劃當中。(記者崔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