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舞臺展現中國的“她力量”
陳平當選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全球主席
2025年10月15日,在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全球執委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首席主持、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教授陳平成功當選為該機構全球主席。這也是該機構自1979年成立以來首位由來自中國的女性擔任的最高職務。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介紹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德文全稱:INTERNATIONALE ORGANISATION FÜR VOLKSKUNST,簡稱IOV)是專注于全球民間藝術保護與發展的國際性組織,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正式合作機構。該組織于1979年在奧地利安多夫成立,近五十年來,始終以挖掘、保護與推廣國際民間藝術,特別是民間文化遺產為核心使命。
目前,IOV的會員網絡覆蓋175個國家及8個島嶼地區,匯聚了近四千名會員,涵蓋政府文化機構、研究機構、博物館、大學、基金會、專業協會、文化藝術公司、藝術節團體,以及眾多學者、專家、專業藝術家和民間藝人。IOV的最高機構為全體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全球會議,由各國投票代表選舉產生五名執委會成員,其中主席一位、副主席兩位,秘書長及財長各一位,任期為四年。副執委由十九位在文化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并享有國際聲譽的專家擔任。
陳平自2009年至2025年10月一直擔任該機構全球副主席職位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
國際資質與地位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從成立以來,得到了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的充分認可和重視,并獲得如下地位: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咨詢關系非政府機構
NGO In Consultativ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ECOSOC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咨詢關系非政府機構
NGO In Official Consultativ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正式咨詢專家機構
NGO Accredited to provide Advisory Services to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ESCO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
工作宗旨與目標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長期積極響應并支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公約精神,全面參與并推動其發起的各項相關活動與計劃。通過促進各國民間藝術團體間的互動交流,IOV積極支持并參與國際民間藝術領域的會議、學術研討、藝術節及展覽等多元活動,助力全球民間藝術的保護、研究與信息流通。
多年來,IOV致力于協助世界各國文化機構、民間藝術組織及藝術家,開展包括藝術節、學術研討會、手工藝展覽在內的各類文化交流項目,鼓勵各方積極參與文化遺產——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共同促進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組織和支持各類民間藝術交流平臺,IOV在各國各民族之間搭建起理解與尊重的橋梁,維護民間藝術的健康發展,實踐以文化交流促進世界和平的崇高使命。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
工作范圍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每年在全球范圍內舉辦多元文化交流活動,涵蓋民族藝術節、傳統工藝展覽、民間美食節、青少年藝術節、民俗學術研討會、文化遺產調研考察、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及大型民族服飾展演等。這些活動旨在協助世界各國與各民族爭取更多資源,以保護與挖掘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時,IOV持續致力于各國民間文化與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與整理,工作范圍廣泛涉及舞蹈、傳統民歌與音樂、傳統服飾、民間工藝品、民族志研究、民俗展示、民間藝術節日,以及民間建筑、醫學、童話、傳奇、文學與詩歌等多個領域,全面推動民間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承與發展。
世界各國的民間藝術,是人類文明深處的語言。它以歌舞、手藝、儀式與節慶為形式,承載著民族的記憶,也喚起著人類情感的共鳴。它不僅記錄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古老對話,更以其獨特的藝術之美,連接著過去、現在與未來。保護民間藝術,不僅是對文化多樣性與創造力的守護,更是為人類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奠定根基。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強調,文化多樣性是人類共同的遺產,也是創造力的源泉。讓民間藝術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與榮耀,也是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始終肩負的使命與追求。
圖片|暨南大學
(“民藝傳承”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