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1月21日電 (記者 楊靜)“堅持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鏈條支持,‘十四五’以來,山西省教育總投入超過4150億元。”山西省財政廳副廳長魏志華21日說。
圖為發布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當日,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第七場新聞發布會,山西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省財政在“十四五”期間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實施上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山西省財政廳推動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目標。注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推動建立66個特色產業學院。注重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支持實施高等教育百億工程,安排100億元支持高校爭創一流、提高辦學水平。
同時,山西省財政廳堅持政策資金供給系統集成,“十四五”以來,全省財政科技支出超350億元,并更加重視基礎研究和平臺建設,基礎研究占科技支出的比重由2021年的1.65%提升至2024年的9.75%,支持科研人員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同時,山西省財政廳全力保障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國家超算太原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運行。“特別是太原中心,算力已排進全國前五,成了山西‘最強大腦’。”魏志華說。
更重要的是,山西省財政廳通過完善科研經費“放管服”,進一步簡化預算編制、擴大“包干制”實施范圍、優化財政資金撥付流程,讓科研人員用錢更加靈活。同時,積極鼓勵采用“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方式,競爭性擇優支持科技研發項目,更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十四五”以來,山西省財政對人才計劃投入規模累計超52億元,支持精細化引育人才。加大對本土優秀人才的培育力度,支持了500多個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創新團隊。發揮省級人才計劃的普惠性,吸引6200多名博士、博士后等青年人才到山西省創新創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