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2日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北部城市貝倫閉幕。
大會通過名為《全球動員 團結協作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總體協議,并就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氣候融資、國際合作等多項氣候議題達成共識。
總臺記者 耿之倩:過去的十多天里,在氣候大會的現場,我們聽到各國代表說得最多的詞匯就是行動、合作,那么今天剛出爐的這份協議也將氣候融資、技術合作等實實在在的行動放在重要位置。今年是《巴黎協定》落成十周年,在這樣一個關鍵節點,各國代表更加意識到擱置分歧、尋求共識才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最好的方法。
埃塞俄比亞駐巴西大使 勒烏塞格德·塔德塞·阿貝貝:我們都將氣候問題視作全世界共同的挑戰,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發展中國家應該聚在一起,表明現在是采取實際行動的時刻。大家應該團結起來,相互支持。
哥倫比亞代表 丹妮艾拉·杜蘭·古鐵雷斯:應該加強多邊主義合作,團結協作,用科學方法解決共同面臨的全球變暖問題。
此次大會,美國缺席、單邊主義抬頭與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給全球氣候治理合作帶來挑戰。大會主席安德烈·科雷亞·多拉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面臨各種挑戰,中國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深化團結協作,不僅是氣候行動的踐行者,更是全球綠色發展的推動者。
大會主席 安德烈·科雷亞·多拉戈:中國和巴西有相似的目標,中國代表團在大會談判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