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 鑫


市植保植檢站工作人員為丹鳳縣棣花鎮村民進行農藥機械規范化噴施培訓

丹鳳縣竹林關鎮南院村機播洋芋現場

市、縣農技專家在丹鳳縣竹林關鎮對村民進行技術指導

市植保植檢站聯合商州區農業農村局在夜村鎮澇峪村采用無人機與人工噴淋相結合的方式,為小麥噴灑葉面肥促壯。

商州區陳塬街辦上河村村民使用旋耕機在核桃林下整地,為林下種植做好準備。

商州區腰市鎮廟前村標準化農田里,大型旋耕機正在作業,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做好準備。

商州區農技中心工作人員測量地膜洋芋種植行距,指導群眾規范種植。
“這個洋芋種子黃皮、黃心、產量高、口感好,今年縣城周邊都種的是這個品種,已經快賣完了,就剩店里這點。”2月24日,在丹鳳縣城做了19年種子銷售生意的張丹衛一邊忙著銷售洋芋種子,一邊興致勃勃地說。
春耕時節,種子、化肥市場銷售火爆。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翻地、播種、噴灑農藥的火熱勞動場景。
開年以來,我市緊盯糧食生產“穩面積、保產量”兩大任務,突出春耕備耕和春管春播,有序有力加快推進春季農業生產。
今年,我市計劃播種糧食作物240萬畝,其中,小麥54萬畝,玉米103萬畝(春玉米85萬畝、夏玉米18萬畝)、大豆33萬畝、馬鈴薯45萬畝、甘薯5萬畝。受去年秋播期間強秋淋天氣影響,全市小麥晚播10天至15天,小麥苗弱分蘗少,長勢差。對此情況,全市積極開展小麥中耕、追肥等田間管理,同時備足春播農資。
為切實做好春季農業生產,市農業農村局建立聯縣包抓工作機制,聯縣包抓工作人員深入縣區協助開展春季農業生產的技術培訓、宣傳發動和現場指導,確保春季農業生產扎實推進;及時下撥中央一次性農業生產救災資金560萬元,組織縣區購買農資;開展以“提溫、促根、促分蘗、育壯苗”為重點內容的田間科學管理,加快苗情轉化升級。
各縣區以種子、農藥、肥料和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為重點,全面開展農資監管專項行動,全力保障農民群眾自身利益,確保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