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4月18日上午11時30分,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首趟中歐班列“商西歐”專列從商洛陸港集團啟程,踏上遠行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的便捷之旅。
該趟專列滿載35車700多噸價值1200萬元的核桃、核桃加工設備、太陽能電池板等貨物,抵達西安國際港務區后,將再次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經霍爾果斯出境,向中亞國家進發,將歷時8天到達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全程4667公里。相比以往減少了公路、鐵路中轉流程,成本更低,用時更短,運輸也更加便捷。
核桃產業是商洛的傳統特色產業。1958年,毛澤東主席作出重要批示:“陜西商洛專區每戶種一升核桃。這個經驗值得各地研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商洛人種植核桃、發展核桃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商洛相繼獲得“中國核桃之都”“陜西省核桃產業強市”等稱號。“商洛核桃”先后被國家9部委認定為首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中國綠色農業聯盟評選為全國綠色農業十大最具影響力地標品牌。截至目前,商洛核桃種植總面積352萬畝,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三,全市有規模核桃加工企業13家,核桃產業涉及37萬戶群眾,為出口、內銷提供了充足的貨源。商洛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入駐商洛高新區的大型企業,也是商洛新材料領域的標桿企業和重點外貿企業,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遠銷海內外。
商洛地處秦嶺腹地,既不沿海、也不沿邊,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里,物流成為制約外貿發展的一個瓶頸。今年2月9日,為帶動更多商洛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我市與西安國際港務區簽訂了中歐班列“商西歐”專列合作協議。此次專列的開行,搭建起了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商洛、西安無縫銜接直達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為商洛打造“一都四區”、推動西商融合發展、建設“一帶一路”產品集散地、構建“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開放發展新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商洛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鐵路運輸,創新舉措、積極跟進對接中歐班列需求,強化貨源組織,做好服務保障,確保‘商西歐’專列常態化運行。”市商務局局長韓東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