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張奇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穩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斷拓寬群眾就業渠道,實現城鄉富余勞動力高質量轉移就業,以勞務輸出轉移“小切口”推動就業增收“大民生”。
前幾天,在柞水縣零工市場,人社部門舉行了一場熱烈的歡送儀式。來自各鎮(街道)的256名務工群眾肩挎行囊,整裝待發,他們即將搭乘“點對點”務工專車,奔赴寧夏和新疆,開啟西芹采收和杏子采摘工作。
“我在抖音平臺看到柞水零工市場招聘到新疆摘杏子工作,我就報名了,一來想掙點錢緩解家庭壓力,二來還有個活干。”柞水縣下梁鎮明星村村民蘆仕明說。
“我跟著這個零工市場外出打工已經有七八次了,這次又跟著他們去新疆摘杏子,一天掙200塊錢左右,能待50天,能掙1萬多塊錢。”柞水縣下梁鎮嘉禾小區居民鄧大喜笑著說。
作為零工市場的運營企業,柞水縣眾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以精準服務為抓手,深入各鎮(街道)摸排群眾就業意愿,針對季節性需求建立崗位數據庫,采用“點對點”輸送、專人護送等方式,助力務工人員安全到崗。同時,他們和用工單位簽訂標準化勞務協議,以規范化運營打消務工人員后顧之憂。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向各地用工單位輸送了3000多人,接下來會持續向廣大群眾宣傳就業政策、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柞水縣眾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瞿志華介紹。
今年以來,柞水縣重點保障本地就業,著力推動轉移就業,積極打造技能培訓和知名勞務“雙品牌”,不斷擴大就業規模。截至目前,縣零工市場已服務群眾3.8萬人次,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36萬人。
柞水縣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談維江說:“我們將大力實施‘黨建引領、政企協同、產教融合、平臺賦能’就業促進機制,線上常態開展直播帶崗活動,讓就業觸屏可及;線下打造‘零工市場+驛站’就業陣地,實施‘點對點’集中輸送活動,讓群眾就業放心舒心。”
近日,山陽縣零工市場服務大廳內,電子屏實時更新招聘信息。在這里,求職者可以享受到職業介紹、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服務。
“以前找零工只能找熟人介紹,現在市場里崗位多、信息透明,工資待遇也合理,還能簽短期合同,干活更放心了。”求職者劉文麗說。
山陽縣首個零工市場正式運營后,讓靈活就業者告別了“蹲馬路、等活干”的傳統模式,規范化運營的零工市場實現了更穩定、更有保障的就業;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提供崗前培訓服務,著力提升零工人員技能水平。
陜西邁思普電氣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德旺介紹:“以前在公司生產旺季,臨時招工困難,現在通過山陽零工市場能快速匹配到合適的人手,既節省了招聘成本,又提高了生產效率。”
此外,山陽縣依托健康醫藥、新能源等優勢產業,通過“政策找人”精準推送就業服務,進一步拓展就業空間。同時,以“政府搭臺、企業參與、勞動者受益”模式,推動產業與人才深度融合,為穩就業、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山陽縣零工市場負責人李詩祎表示:“市場目前已與多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涵蓋制造業、服務業、建筑業等多個領域,日均提供崗位200多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人數千余人。”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硬仗,持續擦亮“柞水耳農”“丹鳳廚工”“商南技工”等勞務品牌,積極促進群眾就業增收,筑牢民生保障線。截至5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91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