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趙有良 李 嵐)4月27日,遠在浙江臺州打工的鎮安縣永豐村黨員鄧富周接到村支部通知,當即答應“七一”前將寄回“兩學一做”學習心得。為方便黨員學習,該縣還縮編了《黨建知識100問》口袋書,建立了黨建微信公眾號,每天將學習內容上傳,做到人在那書在那,手機在那學習在那。
在我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正以各種清新樸實的方法推進,既接地氣又有創意。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在商洛調研時給予了高度贊揚。
中央和省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部署后,市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落實到每名黨員”的重要指示,以學習習總書記視察陜西重要講話精神為統攬,聚焦全覆蓋、常態化、實效性三個重點,切實做到在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五個扎實”要求、實現追趕超越上,在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加快商洛發展上,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在扎實做好換屆工作、加強各級班子建設上,在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處置不合格黨員上,在建立干部工作三大機制、著力解決“為官不為”等六個方面見成效,確保“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市委把“兩學一做”作為推動管黨治黨工作向基層延伸、向全體黨員拓展的重要舉措,著眼于組織領導、分類指導、區分層次、強化整改“四個全覆蓋”,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建了10個督導組,加強對7個縣區和134個市直部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組織領導和督促指導。立足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不同類型黨組織和黨員的特點,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分別對農村黨組織、社區黨組織、機關黨組織、企業黨組織、學校黨組織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對黨員領導干部、機關黨員、農村和社區黨員、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員等不同層次黨員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重點分別提出差異化要求,按照不同標準分類進行指導。市、縣區黨委(黨組)定期進行督促檢查指導,結合不嚴不實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對各黨支部學習教育中查找出的問題,要求邊學邊查邊改,深挖細查問題,一個一個地剖析,一項一項地解決,確保整改徹底、解決到位。
7個縣區利用黨建信息港、黨建會客廳、縣鎮兩級黨員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定期發布中、省、市、縣“兩學一做”新精神。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黨支部采取“靈活方式學”“列出清單改”“設崗定責做”,將“兩學一做”落細落小落實。鎮安縣永樂街道辦鎮城社區依托互聯網建起黨員管理信息、黨員交流、社區居民公眾服務三個平臺,將黨章、準則、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選內容制作成幻燈片,推出各類學習模塊53個,黨員學習互動每日在15條以上。商南縣江西溝村支部對長期臥病在床的5名黨員、文化程度低的6名黨員,年齡較大、居住偏遠的8名黨員,實行支委一對一幫學,或送學習材料上門,保證學習教育一個都不能少。目前,全市4325個黨支部都普遍開展了一次集中學習討論,提出對策建議23600余條,研究解決突出問題8730多個,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教育效果。
“兩學一做”,“學”是基礎,“做”是關鍵。市委明確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讀原著、背誓詞、戴黨徽、作承諾、守底線;帶頭開展專題研討,明確努力方向;帶頭到基層一線講黨課,增強黨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帶頭針對問題清單進行整改,做到真改、實改、徹底改;帶頭按黨員標準作表率。通過學習把黨章黨規和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融入黨員日常生活和脫貧攻堅的各個環節。鎮安縣永豐村黨支部書記鄧富志感慨地說,“兩學一做”就像農民種莊稼,“學”就是給莊稼施肥澆水;“做”就是讓莊稼長壯實,結出大穗子。該村邢祥森、薛宗柏、劉家峰等3名黨員主動帶領群眾發展產業,分別成立了“天昆蠶桑合作社”“野生五味子合作社”“核桃產業協會”,累計解決了130多人的就業問題,帶動66戶貧困戶脫貧。商南縣金絲峽鎮江西溝村8個黨員中心戶建立了標準化養殖場和養羊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嚴正停在黨員陳虎的幫助下,貸款5萬元,養了100多只羊,年收入達5萬多元,提前摘掉了貧困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