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30日電 化學農藥(Agricultural chemical)是指在農業生產中,為保障、促進植物和農作物的成長,所施用的殺蟲、殺菌、殺滅有害動物(或雜草)的一類藥物統稱。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藥生產國和最重要的農藥產品出口國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農藥消費國之一。中國的農用耕地面積年均超過 1.5 億公頃,其中糧食作物年均耕地面積超過 1 億公頃,支撐著農藥消費的剛性需求。
今年農藥產量小幅上升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3月中國化學農藥總產量為313079.34噸,比14年同期上調了0.04%。2015年1-3月中國累計生產化學農藥890565.3噸,比14年同期上調了0.02%。
2015年3月中國除草劑總產量為152827.25噸,與14年同期相比增長了0.09%,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49%。殺蟲劑總產量為 42356.88噸,與14年同期相比上調了0.26%,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14%。殺菌劑總產量為17261.61噸,與14年同期相比上調了 0.05%,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5%。
2015年1-3月除草劑總產量為474399.3噸,與14年同期相比,小幅上調0.1%,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53%。殺蟲劑總產量為 118300.9噸,與14年同期相比下調了0.3%,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13%。殺菌劑總產量為47123.61噸,與14年同期相比上調 0.05%,占當期全部化學農藥產量的6%。
預計2015年我國農藥原藥生產企業數量要減少
近年來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農藥生產企業備案在不斷增加。為了有效的控制農藥生產備案的數量增大和2015年預計減量的目標完成,工信部將不再審批農藥生產企業備案。
工信部日前對部分省區上報的17家新增農藥生產企業備案申請做出了不予受理的決定,包括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4家生物農藥企業。工信部同時表示,原則上不再新增農藥生產企業備案,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提高產業集中度。這一舉措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業內人士稱,國家基本上關閉了農藥準入大門。
據業內專家表示,由于農藥行業的技術壁壘比較低,前幾年有很多企業涌入,使得行業整體供過于求的情況非常明顯,進而導致產品價格長期走低。2014年,受市場、產能、環保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農藥行業843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225.92億元,比上年下降1.2%,是近6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專業人士分析認為,以前很多企業沒有考慮環保成本,對環保的投入力度遠遠不夠,因而很難適應新環保法的嚴格要求。在新環保法的監管要求下,部分企業無力承擔高昂的環保改造和治理費用,一些排放不達標的企業將無法獲得生產許可,所以不少小型企業將被迫停產,甚至可能退出農藥行業。
資本市場或助力農藥行業格局演變
公開市場信息顯示,目前,我國農藥生產企業呈現多而分散、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特點,特別是眾多小企業在生產過程的物耗和能耗較大,未能形成規模經濟優勢,造成環境污染監控存在一定的難度。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環保力度的加大,我國農藥產業正進入一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的新時期,行業整合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大型企業以及區域性的龍頭企業將在未來的兼并整合中贏得加快發展的機遇,一批具有規模、技術、市場和品牌優勢的農藥企業迅速發展起來。
為促進農藥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工信部原材料司曾多次前往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農藥生產重點產區調研。針對農藥行業存在的生產企業數量眾多、生產規模較小、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落后、產能過剩嚴重和管理法規不完善等問題,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指出,解決農藥行業存在的問題,要統籌考慮出臺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大力推進農藥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節能減排,引導農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廣信股份上市覓得良機
業內專業人士指出,中國農藥行業環保水平低、創新能力弱,既要進一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也要積極推進農藥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以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農藥行業的循環經濟發展也要重視,要鼓勵企業進行清潔生產、提高廢棄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安徽廣信農化股份是專業從事以光氣為原料的農藥及中間體的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最大的農用殺菌劑專業生產企業之一。目前,公司已形成殺菌劑、除草劑和精細化工中間體三大系列主導產品。公司通過持續優化產品的生產工藝,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在業內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技術和產品質量優勢,并與美國杜邦公司、日本曹達公司、臺灣興農公司等國內外知名農化產品生產廠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而且打破了高品質多菌靈生產工藝和技術的國外壟斷,進入歐美高端農藥市場。
目前,廣信股份的IPO上市申請已經通過證監會核準,近期即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對廣信股份的未來發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通過實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提升公司的研發能力和生產效率,加快公司新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速度,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生產能力,有助于提高公司盈利水平,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增強核心競爭力,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促進公司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