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云南導游因不滿消費低而辱罵游客的消息,這兩天持續引發輿論關注。目前,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已經發出通報,擬對這名導游作出吊銷導游證的處罰,擬對涉事旅行社作出責令停業整頓處罰、對旅行社直接負責人處2萬元罰款,并將涉事導游及旅行社記入誠信檔案中。
根據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的通報,涉事導游系昆明思遠導游服務公司注冊的導游陳春艷。這名導游于4月4號經昆明風華旅行社有限公司委派,承擔“昆明、大理、麗江、西雙版納游”昆明、大理、麗江段的帶團任務。經過調查,視頻反映情況屬實。記者今天多方聯系昆明風華旅行社、思遠導游服務公司以及陳春艷本人,均未得到積極回應。陳春艷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當時真的很沖動,不管怎樣確實不應該罵人。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么嚴重。”陳春艷還表示,她也有不少“委屈”。據她講述,當天她所帶的團是一個“昆明、大理、麗江、西雙版納游”的低價團,合同上簽的就是“旅游購物團”。“在回昆明途中,按照合同要求要進幾個購物店。這引起了部分游客的不滿,說導游黑心。本來是要一直帶他們去西雙版納的,因此就沒有再跟。”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低價團的存在本身就是旅行社的一種銷售噱頭,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業內人士:低價團是這樣子的,比如說某一個景點,跟一個旅行社或者是跟一個我們業內的好幾個旅行社聯合起來的一個什么協會之類的,就是有協議,我給你帶多少多少人,大概你的價格能便宜。
在國外,大部分國家其實很少有類似中國這種旅游團、旅行社和導游的服務,不過隨著中國游客和東亞游客日益增加,很多國家也開始有了一些專門針對東亞客戶的導游出現。《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就介紹說,如今在澳大利亞,很多導游的帶團手法其實和中國比較類似,但只不過,針對這些導游的監管更加嚴格。
胡方:別看澳大利亞是一個旅游大國,但是實際上澳大利亞的導游業卻并不發達。整個澳大利亞并沒有專門的機構去監督和管理導游的行為和進行資格認證。在澳大利亞的大專院校當中倒是有導游這門課程,通常一到兩年讀完之后,可以獲得類似于像中國中專或者大專的畢業證書。除了獲得這個證書以外,通常情況下,澳大利亞的導游同時還會去考取一個駕駛中巴或者是大巴的駕照,因為在澳大利亞,導游通常身兼二職,一方面做導游,另一方面同時也是駕駛旅游大巴的司機。
總體來看,在澳大利亞,面向東亞市場的旅行社往往會設置一些導游。這些導游平時的做法也和在中國國內的導游幾乎一樣,在定點的地方吃飯,然后在定點的回國禮品店里購物。以前我工作地點附近就有一家規模非常大的亞洲快餐店,一開始我始終覺得奇怪,因為周圍都是一些工廠區和倉庫區,工作人員并不多,怎么會有這么大一家亞洲快餐店在這。后來我觀察才發現,這家店根本不愁生意,每天到了十二點到一點的時候,就會有一輛一輛旅游車停在那定點就餐。如果你不想在這吃,沒關系,請便,周圍兩公里之內你找不到第二家餐廳。
而在購物方面,面向東亞的旅行團也差不多。有一些澳大利亞的回國禮品店就開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公路上,游客一下車,導游就幫忙張羅著生意。很多導游幫助老板把羊毛被抽成真空包裝的手法比店里邊新來的伙計還熟練。不過總體來看,澳大利亞的這一批面向東亞的導游不敢做的太過分,畢竟事鬧大了以后,澳大利亞的公平交易處介入調查,那這個事就吃不了兜著走。而另一方面,除了面向東亞的旅行社會有這樣的定點吃飯、定點購物的行為以外,大部分的其他的旅行社并不存在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