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匯豐公布的制造業PMI指數為48.9,創12個月低點,預期值49.4,初值為49.2。此前,5月1日,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發布的4月PMI為50.1%,與3月份持平,連續兩月高于50%的臨界點。
“官方和匯豐制造業PMI變動方向不一致,表明當前經濟運行走勢分化,下行壓力不可忽視。”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匯豐制造業PMI創新低,顯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另一方面,官方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處于擴張區間,特別是中小企業PMI均出現回升,但大企業PMI明顯回落。
企業經營有向好變化跡象
4月制造業PMI并未季節性回升,當前制造業仍面臨較大壓力。但生產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回升,結合近期用電量上升、部分原材料價格止跌回升,有專家分析稱經濟運行己釋放出企穩的積極信號。
1-4月份,新訂單指數維持在略高于50%的水平,同比、環比觀察均顯偏弱。
從4月指數來看,三大訂單中在手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分別下降了0.3和0.2個百分點,降至43.8%、48.1%,新訂單指數50.2%與上月持平。
“這對企業的顯像化影響就是效益有下行趨勢?!敝袊锪餍畔⒅行姆治鰩熽愔袧Q,一方面,由于市場環境偏緊,企業擴張規模減緩。另一方面,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勞動力、資金、物流等成本較高,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企業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數量明顯上升,比重達到48%以上,明顯高于去年前三季度。
此外,購進價格指數雖仍處在低位,自去年8月份以來一直處在50%以下,但最近3個月呈持續回升態勢,并且升幅擴大。
4月份,該指數達到47.8%,較上月上升2.8個百分點,升幅較上月擴大1.7個百分點。價格呈現反彈跡象,反映出市場整體形勢趨于好轉,有利于改善市場通縮預期,有利于改善企業效益。
國家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多種政策措施,逐漸顯示成效,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呈現向好變化跡象。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容忽視
“當前中國經濟走勢呈現筑底企穩特征,但數據表現仍然偏弱,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容忽視?!敝袊锪餍畔⒅行膶<医M認為。
“鑒于經濟總量中制造業比重下降、服務業比重上升,判斷經濟形勢需關注非制造業PMI?!备哂駛シQ,官方數據表明,非制造業仍處于擴張區間,但增速有所放緩。制造業和非制造業增長同步放緩,將讓二季度GDP增長再度承壓。
在經濟專家看來,我國當前經濟走勢呈現筑底企穩態勢,穩增長依然處在重要位置。要加快利好政策釋放,穩定市場信心,引導社會預期;同時要加快重大項目啟動、重大戰略分步實施,釋放內需增長潛力,拓展外需增長動力。
仍須疏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加大降稅清費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要注重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認真選擇好投資項目,做到有市場,有長期回報。
“近期市場上降準呼聲再起,將對宏觀經濟政策決策產生一定壓力。在4月20日大力度降準之后,貨幣市場利率已有明顯下降,但信貸、債券等中長期利率下降依然有限。特別是考慮經PPI調整的實際利率時,社會融資成本依舊偏高,這明顯不利于實體經濟擴大投資?!?/p>
高玉偉表示,政治局會議強調,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這意味著穩增長仍然是第一位的,預計貨幣政策仍將穩中趨松,本月降息、下月降準概率上升。但是,當前銀行風險偏好改變,企業貸款投資意愿下降。因此,在降準降息的同時,還必須疏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