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四狂瀉162點之后,空方并沒有就此收手。昨天,A股啟動更大功率的絞肉模式,滬指連續跌破4400、4300、4200關口,收盤跌幅高達7.40%,創2007年以來滬指最大跌幅紀錄;創業板暴挫285.68點,跌幅高達8.91%,為A股歷史上最大單日跌幅。盤面一片慘綠,個股呈現近年來罕見的跌停狂潮,超過2000只個股跌停,僅58只股票報收紅盤。
市場
創業板指數逼近跌停
本周五,又一個“關燈吃面”的大日子。滬指大幅低開直接跌破4400點,10點左右小幅回升,之后一路狂瀉至尾盤,盤中連破4400、4300、4200關口,截至收盤報收4192.87點,跌去334.91點,跌幅7.40%,盤中最大跌幅一度達到8.55%;深成指報收14398.78點,跌1293.66點,跌幅8.24%。
創業板跌勢更加慘烈,自周四的3200點之上直摔至2920.70點,跌285.68點,跌幅高達8.91%。創業板指數盤中一度跌逾9%,整個板塊逼近跌停。8.91%的跌幅,不僅是創業板開板以來最大跌幅,也創下A股市場史上單日最大跌幅。
截至收盤,兩市近30個板塊無一收紅,黃金概念、智能家居、職業教育、互聯網+金融、衛星導航、基因測序、智能穿戴、智能機器、電商概念、運輸設備、醫療保健等板塊全線跌停。個股更掀跌停大潮,收盤時高達2009只股票報收跌停,午后殺跌最為慘烈之時,兩市跌停個股一度達到2160只。僅有58只個股上漲,剔除當日上市的5只新股,以及尚未開板的次新股,兩市能夠報以紅盤的個股寥寥無幾。
探因
近三個月的瘋漲是股災最重要原因
梳理市場各方觀點,導致此番股災的原因,最重要的仍是前期持續近三月的瘋狂上漲;二是管理層清查配資及降杠桿的要求,成為此輪暴跌的誘因。兩融余額三連降縮水逾600億元,降杠桿效應初現打壓股指下行。第三,證監會在周三核發了新一輪28家IPO批文,新股發行速度不減重挫股指。第四,央行降息預期落空、上周散戶開戶數環比大降30%,增量資金放緩讓股指做多動能減弱。第五,從技術面上看,周四各大股指大陰包陽,形成典型的空頭反撲形態。
機構
現悲觀論調:牛市或見頂
自本輪牛市新高5178.19點調整以來,截至昨日,A股兩周跌達千點,投資者持股信心幾陷崩潰。經此一劫,對于應該逃離還是抄底,機構觀點更加趨于兩個極端。不少觀點認為,暴跌后牛市步伐將逐步減緩,目前的反彈也不會太強,更多的是時間換空間的表現,階段性機會猶存,整體性機會已經蕩然無存。
摩根士丹利認為,滬深兩市以及創業板的這輪牛市有可能已經見頂。主要有四個因素值得擔憂:1,增加的新股供給;2,在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企業利潤持續低迷;3,高估值;4,流通盤上的高融資余額。該機構判斷未來12個月,上證綜指將在3250點至4600點的范圍內波動,較6月24日滬指收盤4690點的點位降低30%至2%。針對市場上傳言中國官方不會讓市場大跌,摩根士丹利認為,中國政府無法直接控制市場行為,尤其是在交易量、估值和杠桿已經很高的情況下。該機構坦言,看空未來12個月的A股市場的聲音與2007年底所聽到的聲音一樣聽起來可疑。
長城證券則堅定地認為本輪牛市并沒有結束,下半年有很大的概率會從全面性牛市向結構性牛市過渡。所謂結構性牛市,并非否認指數不會創新高,而對于投資者而言,這種市場更重要的是持倉的結構,長城證券認為未來可能會出現類似2007年“5·30”后的大幅分化,部分個股持續上漲,指數創新高,但很多個股不會再創出新高。所以大的策略是利用反彈積極調整持倉結構,順應下半年可能的風向變化。
文/本報記者 齊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