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山體滑坡搶險救援掠影
文/圖 本報記者 張力宏 李小龍
專家組成員討論施救除險方案
武警黃金五支隊的戰士攀爬上滑坡區左邊山體,實地檢查地質災害隱患
安裝設備,保持救援現場通訊暢通
出入搶險救援現場的車輛、人員必須消毒防疫
利用搜救犬搜尋失蹤人員
媒體奮戰搶險一線
準備起飛無人機,空中監測地質隱患點
8月12日0時30分左右,山陽縣中村鎮煙家溝發生突發性山體滑坡。發生滑坡的地點處于兩山夾一溝的地帶,滑坡體長度達550米,最寬的地方280米,平均厚度35米,整個山體滑坡面積9.6萬平方米,堆積土石方量達150萬方。
災害發生后,現場每天都有新的塌方險情,災害點堆積的土石方量增加到250多萬方。由于滑坡體太大,土層太厚,而作業面狹小,給搶險救援帶來了巨大的難度。
但連日來,搶險救援工作始終堅持“搜救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則,在前線搶險救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方力量冒著現場監測、實地勘察的24處地質災害隱患,頂著再次發生地質災害及次生災害的風險,通力配合、共同努力,不斷加快搜救速度。16日下午17時30分左右,終于成功搜救出了在此次山體滑坡災害中的第一具遇難者遺體。截至目前,搜救出遇難者遺體9具。
在此次搶險救援中,各方力量都盡最大努力,為加快搶險救援救災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