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陽縣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電子信息、新材料、康養旅游等主導產業聚鏈成群,在提質增效中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山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今年剛剛投產的瑋帝電業公司的生產車間,十幾條全自動電纜生產線正高速運轉。這個總投資8000萬元的項目分兩期建設,作為5G電源適配器產品鏈的配套項目,投產后不僅為鏈主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更讓“山陽制造”的產業鏈條愈發完整。
“我們引進了智能化程度高、品質穩定的設備生產線,目前,在商洛,只有我們家擁有這個設備。”陜西瑋帝電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的話語里滿是底氣。這份底氣,源于山陽縣對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產業的重點培育。
近年來,山陽縣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產業鏈式布局、集群式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產業首位度顯著提升,新引進碳纖維汽車及飛行器零部件制造等5個強鏈項目,日產6萬件變壓器和線束延鏈項目建成投產,電源制造、顯示觸控、碳纖維材料三大產品鏈日趨完善,產值同比增長15%。
“我們圍繞延鏈補鏈強鏈,精準招引關鍵項目,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目前產業鏈整體競爭力顯著增強,成為縣域工業增長的主引擎。”山陽高新區科技創新科科長趙貽方介紹。
電子信息產業鏈不斷完善,康養旅游產業也呈現多元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在山陽縣色河鋪鎮陸家灣村,研學采摘、漢服裝扮、水上樂園等多元體驗項目,既留住了游客,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依托陸家灣村獨特的太極圖地貌和優美的田園風光,我們打造了農文旅康養綜合體,投資建成兒童水上樂園、綜合接待中心、生態垂釣園等設施。”陸家灣水上樂園負責人郭真杰介紹,綜合體年吸引游客超20萬人次,成了周邊鄉村旅游的“打卡地”。
這只是山陽康養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2025年,漫川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完成規劃評審,天蓬山寨森林康養基地正式運營,色河鋪鎮陸家灣農文旅綜合體重建開放。成功舉辦全國春季村晚示范展演、全國旅游城市定向賽、秦嶺生態文化旅游節等系列活動,文旅消費市場活力持續釋放。“通過農文旅深度融合,我們打造了體驗式、沉浸式旅游新業態。今年以來客流量同比增長30%,帶動周邊村民增收效果明顯。”山陽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陸興紅表示。
為促進產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實力持續壯大,山陽縣全力推進園區提標擴容。完成高新區《總體發展規劃》編制,新建標準化廠房2.1萬平方米,新招引4家企業入駐。電子信息產業園職工宿舍樓和科研中心建成投用,園區功能配套和畝均效益實現雙提升。
“我們正按照‘產城融合’理念優化園區布局,提升承載能力。今年已落地項目平均投資強度較去年提高20%,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趙貽方說,通過建鏈聚群、強化平臺,山陽縣正加快構建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