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 英)“田教授,犢牛總不愛吃食咋辦?”“秸稈發酵成飼料有啥關鍵步驟?”……11月4日,在山陽縣戶家塬鎮牛耳川社區的意發生態農牧肉牛養殖場內,一場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正在進行,中國農學會秸稈資源綜合利用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陜西省肉牛(奶牛)產業體系崗位專家田萬強教授被熱情的養殖戶團團圍住,現場答疑解惑。
面對養殖戶提出的實際問題,田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互動氛圍熱烈。這場由山陽縣農科教中心與縣科協聯合舉辦的培訓,精準聚焦當地肉牛養殖產業需求和養殖戶實際難點,把實用的養殖技術送到群眾身邊。
培訓中,田萬強教授以“肉牛健康養殖與疫病防治”為主題,緊密結合山陽縣農業生產實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系統講解了犢牛培育、基礎母牛飼養、重大疫病防治、飼料營養配比等關鍵技術,并分享了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針對當地秸稈資源豐富的特點,他重點講授了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指導養殖戶將秸稈轉化為優質飼料和有機肥,既降低養殖成本,又促進農業綠色循環發展。
近年來,山陽縣始終把鄉村人才振興擺在突出位置,通過常態化開展農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精準對接產業需求與農戶訴求,邀請行業專家“傳經送寶”,著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人才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