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夏澤梅 童和平)今年以來,鎮安縣農業農村局、縣農技中心聚焦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以精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突破口,通過加強政策、資金、技術集成支持,助力各類主體“輕裝快行”,為全縣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縣秋收秋播工作已接近尾聲,規模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成效日益顯現。
深秋時節,柴坪鎮向陽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的社員正搶抓農時,集中移栽油菜。“我們合作社今年發展油菜種植300畝,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100余畝,并為東瓜、和睦等村提供了5萬株油菜苗。”向陽村副主任付斌介紹。據悉,柴坪鎮通過落實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糧油綠色高產高效等項目,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激發了各村發展油菜種植的積極性。目前,該村已帶動全鎮種植油菜2000余畝。
與此同時,在月河鎮八盤村,一家糧食加工企業的場院內機聲隆隆,金黃的玉米粒鋪滿曬場,散發著豐收的光芒。村黨支部書記田厚寬告訴筆者:“這家公司流轉土地200余畝,發展五味子套種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400余畝。”在該公司的示范帶動下,八盤村150余戶農戶積極跟進,落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500余畝。據測算,該模式畝均增收玉米30余公斤、大豆10余公斤,預計到2025年可為村集體帶來7萬元收益。
來自主管部門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縣糧食生產保持穩定向好態勢。玉米種植面積16.43萬畝,總產量3.65萬噸;大豆種植面積7.64萬畝,總產量7400噸。在秋播方面,已落實小麥播種面積6.1萬畝,其中規模種植主體種植1.35萬畝;油菜播種面積1.7萬畝,其中規模種植主體種植1300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逐步成為保障糧油供給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