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瑩雪鄭光子)今年來,柞水縣不斷加快保障性住房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活動,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努力創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加強領導聚合力。始終把保障性住房管理作為重中之重,印發了《柞水縣創建保障性住房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導落實。構建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群眾參與、社會支持”的工作運行機制,明確了創建目標、工作重點、時間步驟,以陽光花園小區和紅石巖廉租房為示范點,逐步實現保障房小區創建全覆蓋、全達標。
注重硬件提品位。堅持將硬件建設作為提升小區品位的重要抓手,從資源資金整合、軟硬環境建設、機制體制創新等方面,提升保障性住房小區的整體品位。投資30多萬元,為紅石巖廉租房小區建設了物業管理中心、矛盾調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留守兒童中心、圖書閱覽中心和保障服務大廳“五中心一大廳”,有關部門派駐專職工作人員負責開展工作,為保障房住戶提供政策服務。完善小區配套服務設施,建成集居住、休閑、商貿等功能于一體,服務便捷、優美宜居的幸福家園。
以人為本優服務。圍繞讓保障房居民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聘請物業公司對保障房小區進行管理,實現保障房物業管理社會化服務全覆蓋。加強住戶管理,開展防火防盜、安全提示、愛護公共財物、文明住房、文明道德教育等活動,保證住戶生命財產安全。設立服務熱線電話,成立住戶代表委員會,開展了治安聯防、法律援助、小區保潔、文化娛樂等公益性活動,先后組織義務巡邏隊、志愿者服務隊,定期到殘疾人、年老體弱家庭送溫暖,逐步實現由公共服務管理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方向轉化。
完善機制保長效。始終將制度建設作為推動小區規范文明的首要舉措,完善了《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保障性住房文明公約》《物業管理中心服務流程》《物業企業管理保障房考核辦法》等各項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制度,成立了住戶代表大會,定期召開會議聽取住戶的意見和建議,極大地激發了住戶參與管理,共同創建的熱情,各小區自發成立了舞蹈隊、秧歌隊,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保障房小區廣場舞已成為城區一道亮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