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朱恢軍)近年來,柞水縣始終秉承“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理念,突出生態優縣戰略,以綠色產業為突破,以項目建設為支撐,走出了一條“生態為基、綠色崛起”的特色發展之路。
找準起點,強化生態經濟理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強化“環境是最稀缺資源、生態是最寶貴財富”的意識,加大綠色循環發展理念、綠色生活方式等宣傳力度,持續開展三大保衛戰,常態化開展“當衛士我先行”等主題活動,實施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提高廣大群眾參與生態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全社會關注、關心生態經濟建設的濃厚氛圍。
把握重點,大力發展生態工業。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大力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推動新材料、醫藥健康、綠色食品、文化旅游、現代服務“五大產業”全鏈條發展,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經濟發展質量,著力構建“綠色化引領、全鏈式發展、集群式推進”的綠色循環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向環境友好、資源集約、產出高效的方向發展,先后創建國家級星創天地2家,培育上市企業1家、先后建成貝恒、融方、鐵力耐特建材等一批尾礦資源循環再利用項目。
發揮特點,著力發展生態農業。按照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全政策鏈支持的思路,發展特色農林經濟,以農特產品、食用菌、中藥材為重點,引進數字控溫、大棚栽培、中藥材精深加工等現代工藝,在三大流域建成3000萬袋以上木耳產業帶3條,發展木耳產業園區6個,引進木耳深加工企業5家。以現代農林產業園為依托,深化“生態+旅游+農戶”模式,將農戶引入木耳種植、鄉村旅游等生態產業鏈,發展休閑型農林產業,促進綠色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
開掘新點,加快發展生態旅游。大力實施“旅游+”“+旅游”戰略,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基本要素,重點開發集觀光、避暑、休閑、探險等多種形式的生態旅游產品,打造高質量的旅游環線,2021年一季度接待游客136.02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8.15億元。把握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機遇、圍繞建設“秦嶺休閑康養之都”目標定位,挖掘健康養老產業和城鎮養老、醫療、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潛力,結合“十四五”規劃,謀劃大健康產業項目62個,計劃總投資283.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