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小龍
“這個菜不錯,色澤、味道都是上乘,特別是與我們柞水地方菜系一脈相承,特色鮮明!”7月25日上午,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農家樂“春花的院子”正在進行2022年全鎮廚藝大賽。
臺上,廚師們揮舞銀勺,炒、炸、燉、蒸、煎十八般武藝競相亮相;臺下,李春花農家廚藝工作室負責人李春花和會員代表及游客們品評菜品、拍攝視頻,現場熱鬧非凡。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柞水十三花”的指定繼承人,李春花2008年在朱家灣辦起農家樂,當時全村僅有2家,在她的帶動下現在發展農家樂216家、高端民宿64個。
今年3月份,李春花帶頭成立農家廚藝工作室,目前以入室的25名農家廚藝人才為代表,組建農家廚藝人才服務團,根據全鎮鄉村旅游發展實際,分設地方菜系傳承、客房管理培訓、網絡營銷推廣、民宿產業發展4個小分隊,定期組織開展各類人才服務活動。
李春花農家廚藝工作室只是柞水縣重點打造的鄉土人才工作室之一。
今年以來,柞水縣按照“才聚柞水、助力振興”主題,組織9個鎮辦及縣人社局、農業農村局、科協等多個部門,積極圍繞農村種養能手、傳統手工藝者、民間藝人、民間醫師、非遺傳承人等人群,采取走訪入戶、訪談約談、調查詢問等方式,對517名農村懂技術、善經營、帶動強的“土專家”“田秀才”進行統計建檔,建立起覆蓋全縣的鄉土人才資源管理庫。
走進鳳凰古鎮姜孝林古法陳釀工作室,一股濃郁的酒香撲鼻而來。
姜孝林是第五代古法釀酒技藝傳承人,祖輩在清代中期由山西遷徙到鳳凰古鎮定居,并將傳統的古法釀酒技藝帶到了古鎮,開設的博盛榮燒鍋坊已有300多年歷史。
目前,姜孝林古法陳釀工作室先后培養釀酒傳承人9名,建設鳳凰古鎮“非遺就業工坊”,釀酒工藝技術已被列入商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帶動鳳凰古鎮周邊村100多戶群眾加入工作室釀酒產業鏈。
為積極調動鄉土人才的示范帶動作用,今年柞水縣打造首批9個鄉土人才工作室,通過以點帶面、能人帶動的方式,激發鄉土人才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目前,掛牌成立的工作室每個鎮辦有1個,除了李春花農家廚藝工作室、姜孝林古法陳釀工作室,還有黨慧手工編織工作室、朱自兵中藥材育苗工作室、范培勇高山茶研制工作室、秦付林玄參種植工作室、葉正印漁鼓傳人工作室、郝祥貴雕刻技藝工作室、宋海東蜂蜜產學研工作室。
為了將鄉土人才工作室做實做細,7月23日至24日,柞水縣組織開展全縣人才工作室建設現場觀摩會,與會人員逐一觀摩了9個鄉土人才工作室,大家邊走邊看、取長補短,現場點評特色亮點及存在問題,并進行實名制投票測評。
據了解,對本次測評前三名的,柞水將在其鎮辦黨的建設年度考核中,分別加3、2、1分;同時,將適時對各鎮辦鄉土人才工作室進行回訪,對流于形式、運行不暢、未發揮作用的,收回命名牌子,約談鎮辦黨委書記,并在黨的建設考核中扣減3分。
“我們旨在鼓勵優秀鄉土人才更好地發揮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杜曉寧表示,將不斷挖掘“隱形”鄉土人才,持續加強對鄉土人才工作室建設的支持,讓更多“土專家”“田秀才”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鄉村振興舞臺的“閃耀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