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鞏琳璐)昔日年均要花費20萬元應對的敬老院污水難題,如今通過一體化設備實現污水達標排放,不僅年節約費用16萬元,更讓老人享受到了潔凈舒適的居住環境。
柞水縣中心敬老院的污水治理問題曾是個令人頭痛的“老大難”。院內污水未納入城鎮污水管網,只能依靠頻繁清運——每月清掏6次,每次15車,每車運費200元,月均清運費用1.8萬元,年需20萬元,讓敬老院運營不堪重負。
養老領域集中整治工作啟動后,柞水縣養老領域集中整治專班在專項核查中發現縣中心敬老院面臨污水治理“三難”困境。管網接入難:中心敬老院污水未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污水直排問題引發群眾強烈不滿,污染周邊環境;自行處理難:化糞池容量不足,需要每月清掏6次,年需20萬元的費用讓敬老院運營不堪重負;長效治理難:污水處置缺乏專業設備和技術支持,存在“反復清掏、可能造成河道污染”的惡性循環。
面對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專班迅速行動,聯合環保、水保、城管等部門成立中心敬老院污水專項攻堅組,針對跨領域問題,制定“一問題一方案”。其中,縣城管局為縣中心敬老院投資11萬元,購置污水處置一體化設備,建立微型污水處理站,單日凈水量15立方米,凈化后污水可直排,徹底解決縣中心敬老院污水處置問題。同時,縣城管局組織技術人員對敬老院工作人員開展設備操作和維護培訓,由敬老院負責設備日常維護,建立維護臺賬,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污水處置一體化設備投入使用后,柞水縣中心敬老院節省了清運及人工費用。月均費用從1.8萬元降至4000元,年節約費用16萬元,大大減輕了敬老院的運營負擔。
凈化后污水可直排,降低環境污染危險,消除污水直排風險,周邊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如今走進柞水縣中心敬老院,再也聞不到污水散發的臭味。老人們坐在院子里曬太陽,臉上洋溢著笑容。“現在環境好了,住著舒心,孩子們來看我也不用捂著鼻子走了。”一位80多歲的老人笑著說。
昔日污水橫流的景象成為過去,潔凈環境與滿意笑容,成為柞水縣解決養老領域民生難題的生動注腳。